400-688-2626

求助於限制內地人買樓治樓市 亦難掩政策失誤

来源:東方日報 2011-05-31 19:39:00

限制內地人來港買樓,成為社會爭論的問題,是因為情勢發展顯示,內地人來港買樓有上升的趨勢,同時,在物業類型上,從豪宅而及中小型物業;在置業地域上,由港九市區蔓延新界西北。總體所佔比例雖然仍不足一成,但處於不斷升溫中。 香港作為自由經濟

    限制內地人來港買樓,成為社會爭論的問題,是因為情勢發展顯示,內地人來港買樓有上升的趨勢,同時,在物業類型上,從豪宅而及中小型物業;在置業地域上,由港九市區蔓延新界西北。總體所佔比例雖然仍不足一成,但處於不斷升溫中。

    香港作為自由經濟體,買樓置業在合法規條件下,一向是認錢不認人,搞限制內地人來港買樓,是從內地城市調控政策中,限外地人買樓引來的倡議,有很強的行政色彩,是否合本港水土確實值得斟酌。為甚麼限制內地人,不提限制外國人?顯然與流行說法指內地人購買力推高樓價有關。

    過去內地人來港買樓不是問題,香港甚至推出買樓移民的政策,鼓勵外人來港買樓。現在變成樓價漲的責任推諉於內地人購買力,想趕絕內地人來港買樓,在根源角度,是以此代受政策失誤之過,降低因供應不足,導致樓價漲不停的咎責。以此推論,因內地人來港購物導致漲價,就要考慮限制個人遊?

    事實上,業界反映界定內地人就不容易。香港近幾年推動投資移民,資本及人才的流動,融入了不少講普通話的內地人,要在法規以外,另外執行一個「內地人」的限制概念,本身就是很灰色的地帶。在法無明文及先例之下,推行這種行政措施,就必須有清晰令人信服的理據。

    同樣道理,限制內地人買市區樓,只准其買開發性地區的樓,也不易找到「清晰令人信服的理據」。政府真的這樣做,也是自打嘴巴,市區樓價太貴,市民置業難,政府就勸人去新界偏遠地段,或開發性地區,買負擔得起的樓,另一邊又將內地人購買力,集中趕去這些地方,同市民搶購,明顯站不住腳。

    顯然,拿限制內地人買樓作文章,無法幫政府卸下增加供應失誤的咎責。如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所言,政府有責任保障市民買樓。解決置業難,不容政府迴避。但樓價到今天地步,已不是買不起大的住宅,就買細些的住宅,置業量力而為的選擇,因為細住宅亦已很貴,以多數市民收入衡量都負擔不起。

    政府增加供應土地,恐怕都未能解決市民置業難,最終將迫使政府重新考慮復建居屋。當然,復建居屋不是簡單回到從前,而是順應時勢的優化,以往與市場爭利,濫建居屋夾屋,釀成供求失衡,是今天供應不足導致失衡的另一極端。復建居屋的優化,就是尋求滿足市民置業需求時,不能兩走極端。

    樓市今天成為跨境市場,變成吸引境外資金的工具,對發展金融中心及資產管理中心有利。能否借勢得推動經濟之利,避資產泡沫化之害,政府要迎戰政策得宜管治有方的考驗,不應一味「斬腳趾避沙蟲」,只求以行政手段補政策疏漏,再次誤入歧途。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保利宁湖壹号今年4月开盘 3月初开放项目样板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9:51

2009杭州楼市冰与火的两极演绎


杭州日报 2009-12-24 00:34:24

深圳小户型领军前海楼市率先“反弹”


深圳特区报 2008-11-28 13:03:02

68%网友认为南京楼市并未回暖 小阳春是短暂


焦点南京房地产网 2008-11-19 13:16:4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