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贷调控下的行业众生相

来源:金融时报 2011-05-30 09:48:09

在为抑制通胀而连续实行的信贷调控之下, 2011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已成必然。受融资额度减少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夹击,不少行业正面临生存困境。 然而,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仔细分析各个

   在为抑制通胀而连续实行的信贷调控之下, 2011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已成必然。受融资额度减少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夹击,不少行业正面临生存困境。

    然而,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仔细分析各个行业的众生相,其实是利空、利好皆而有之。信贷规模紧缩、市场利率上升对各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资金密集型产业和负债比偏高的外贸行业首先受到挤压,房地产业步入低迷期,而保险行业却成为调控最大的受益者。

    应该说,当前宏观调控下,银行信贷在产业投向和资金规模等方面的重新分配,其实质是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一种反映。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之后,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持续提高,信贷结构也将不断地从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的变化,并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信贷结构调整对行业影响不一

    进入2011年,在“防通胀”为首要政策目标的指引下,央行按照每月一调的罕见频度,前5个月累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5个百分点,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大为紧缩。与此同时,为了扭转负利率状态,央行还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了两月上调一次的频率,在2月份、4月份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调控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信贷资金状况的日趋紧张,导致了近几个月来市场利率的加速上升。而信贷规模在投向结构上的取舍,直接反映了整个经济结构的资金形态,并由此折射出不同行业的分化状况。

    受此影响,资金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成为“利空行业”。哈尔滨银行投资银行部首席研究员王亚玲分析,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本依赖度较大,如钢铁、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电力等,这类产业装备多、投资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市场利率上升必然会导致其财务成本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一些对银行负债比例较高的行业受影响最大。

    以电力行业为例,据测算,目前主要上市电力公司的利息支出占利润总额比例平均超过10%。其中,华电能源、通宝能源、国电电力、漳泽电力、内蒙华电和国投电力占比超过15%。若以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上升27个基点测算,电力公司年平均利润总额将下降1.88%,上述几家公司下降幅度将会更高。

    而由于大多数外贸企业都依赖银行贷款,信贷规模紧缩、借贷成本上升还将增加外贸企业的经营困难。据了解,由于出口退税不及时,外贸企业往往4个月后才能收到退税款项,加之客户拖延付款,致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畅,需要向银行贷款,而借贷成本的上升无疑使这些企业面临压力。其中,尤以纺织业为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利润率已经逼近盈亏平衡点之际,财务成本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很可能导致该行业出现亏损。

    房地产业步入低迷期

    如果说,此轮宏观调控主要针对居高不下的CPI,那么,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急剧膨胀则被视为严重的资产泡沫助推了通胀的预期。目前,已有迹象表明,作为主要调控对象,资金来源萎缩已使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部分企业未来很可能在资金链上出现问题。

    “一般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到40%左右,资金的紧张必然加剧整个产业资金借贷成本上升。特别是随着”限购令“的全面铺开,将促使房产销售步入低迷期。”王亚玲分析,在众多地产业公司中,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所受影响也各异。那些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据统计,2011年1至3月份,房地产业投资资金为1.93万亿元,其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其他资金、外资分别占比37%、21%、42%、1%。其中,其他资金主要为工程垫资、预售款,也跟银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包括银行贷款在内,其外来资金基本上达到了63%。

    而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9.89万亿元,2011年以来的两次累计上调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直接增加年化融资成本499亿元。

    比起融资成本增加,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更大困境是可利用资金的减少。据统计,截至3月,房产开发贷款余额2.49万亿元,增速比上年末低4.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6.48万亿元,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下滑;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368亿元,增速比上年末低12.2个百分点。

    而对183家房地产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2009年,这些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6.58亿元;去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7.01亿元。其中,万科A、首开股份、华侨城A等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均同比下降70亿元以上。

    银行信贷、资本市场收紧的趋势下,房地产行业被迫参与民间融资。据了解,温州、郑州、鄂尔多斯等地虽然仍旧青睐房地产行业,但开出了高达180%的年化利率。研究人士判断,受制于资金回流变慢、融资成本上升的房地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共完成32起并购案例,并购金额达83.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高达229.1%,环比增长72.6%,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保险业成最大受益者

    不过,并非所有行业都会在政策紧缩期陷入困境。进口类行业和保险业就是政策的受益者,其中保险业受益程度最高。包括加息等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实施,不仅几乎未对保险业造成不利影响,反而令其投资、盈利、新业务价值得到多重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保险业资产总额5.41万亿元,大部分资产为债券类和存款类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二者合计占比约82%。其中,债券类2.82万亿元,银行存款为1.63万亿元。

    “由于保险公司庞大的资金优势,再加上当前资金市场紧缩,其收益率上升幅度往往超过央行的官方上升幅度。”根据哈尔滨银行投行部的测算,自2010年1月以来,在央行4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计上调1%后,保险公司资金收益率上升幅度超过1%,估计收益率上升幅度约在1.5%左右。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势,业内人士分析,2011年调控政策仍会紧盯CPI指数的走势,一旦CPI指数过高,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紧缩动作将会继续实施。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融资总量概念的引入,改变了过去以新增贷款量为调控目标的方式,调控目标范围明显扩大。

    不过,分析人士判断,为了防范过度紧缩拖累经济复苏,未来信贷调控政策将会体现更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使整个金融体系保持合理的流动性。而随着信贷资源的调整更加契合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产业也将在优胜劣汰中得到健康发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信用违约互换(CDS)终于落地


第一财经 2016-11-03 10:25:1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