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后重建时代:绵阳信贷持续增长的路径

来源:四川新闻网-绵阳日报 2011-05-30 09:48:09

2008年以来,在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大环境下,绵阳的银行信贷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在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景下,如何千方百计推动“后重建

   2008年以来,在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大环境下,绵阳的银行信贷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在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景下,如何千方百计推动“后重建时代”绵阳银行信贷持续增长,是摆在全市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结合我市具体情况,推动银行信贷持续增长,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认清形势,吃透政策。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绵阳的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从挑战看,一是国家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的宏观金融政策环境必然会影响银行信贷投放的速度;二是集中灾后重建接近尾声,保持银行信贷供需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需要依附更多新的项目;三是绵阳现成的大而优投产项目少,着力推动的产业集群其优势还未有效形成和释放,传统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也面临新的区域与项目竞争;四是绵阳现有银行机构经营同质化特征明显。从机遇看,一是通过灾后重建,绵阳经济发展基础得到重大改善,“一核四带”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建设绵阳科技城、承接东部及沿海产业转移、改善民生、实施绵阳“十二五”规划等重大发展战略正在不断地形成新的产业项目;三是尚未完成的后续灾后重建、加大“三农”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四是围绕建设川西北金融中心,绵阳金融资源不断集聚,银行机构关注、支持绵阳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

  选好项目,做实需求。项目是银行信贷投放的载体,银行信贷是项目运转的重要资金“血液”。没有大量符合银行信贷投放条件的项目作支撑,要想吸引和扩大银行信贷投放是不现实的。为此,全市上下应在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用一大批项目创生有效的银行信贷需求。一是结合实际,突出优势,有效发挥“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生成与推进机制作用,不断生成和增加绵阳经济发展的新项目;二是建设的项目应符合国家、四川及绵阳的产业发展要求和特点;三是有效地集合不同项目建设的各类现金流资源,确保申请银行贷款的项目现金流符合不同性质银行信贷投放的要求;四是应“大、中、小”项目并举,集中抓好“大”、“中”项目建设,同时加大中小企业、“三农”及民生类小项目建设的工作力度;五是应密切关注已建成项目的运营情况,按照国家、地区产业发展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胜劣汰,调整结构,促进全市项目体系始终保持市场的可持续性。

  多方支持,增加供给。在我国,银行信贷是一种稀缺资源,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千方百计争取银行信贷的支持。就绵阳情况看,一是应充分发挥好现有银行机构的主体作用。在绵阳境内的大型银行及其他银行分支机构应积极向上级争取信贷权限和额度,大力筹措资金,按照银行信贷政策审慎地加大贷款投放;二是应积极争取外地银行的支持,或来绵阳设立分支机构,或不断增加在绵阳的信贷投放;三是应增加新的微型法人金融机构,依法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融资机构,增加银行信贷投放的供给渠道;四是各类银行机构应结合实际,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审慎、积极地创新与拓展银行服务的种类,既提供更多的新信贷产品,又深化服务;五是政府部门应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引导与银行信贷管理有关的担保、资信评估等行业规范发展,以优良的投融资环境将绵阳打造成银行信贷的资金“洼地”,吸引各类银行集聚信贷到绵阳。

  着力对接,突出成效。项目产生信贷需求且银行资金准备充足时,着力抓好项目与银行信贷的供需对接尤为重要。一是项目建设的业主应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及时向银行提出项目信贷需求,以寻求专业指导,打造符合银行信贷管理要求的申请贷款条件;二是银行应主动深入市内各行各业,寻找各类项目建设中现成或潜在的信贷需求,提供专业辅导,促进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及时获得贷款支持;三是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应发挥自身的政策与行业发展信息优势,积极提供平台,促进项目建设与银行信贷对接。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新“国九条”出鞘 剑指重建市场信用


易宪容(微博) 2014-05-16 10:21:42

乳品行业营造诚信消费环境


国际商报 2013-09-24 15:25:3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