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家重拳整治购物卡市场 斩断利益链违规黑手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1-05-27 13:55:25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意见》中规定的购卡实名制、非现金购卡制和限额发卡制等措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意见》提出,一是建立商业预付卡购卡实名登记制度。对于购买记名商业预付卡和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意见》中规定的购卡实名制、非现金购卡制和限额发卡制等措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意见》提出,一是建立商业预付卡购卡实名登记制度。对于购买记名商业预付卡和一次性购买1万元(含)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单位或个人,由发卡人进行实名登记。二是实施商业预付卡非现金购卡制度。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使用转账方式购卡的,发卡人要对转出、转入账户名称、账号、金额等进行逐笔登记。三是实行商业预付卡限额发行制度。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1000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

  商业预付卡被市民俗称为购物卡。本世纪初,基于整顿市场秩序的考虑,国家曾对购物卡予以明令管制。不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小额支付服务市场创新,预付卡和购物卡市场获得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预付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营发卡机构发行,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预付卡;另一类是商业企业发行,只在本企业或同一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购买商品、服务的单用途预付卡。当前预付卡和购物卡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几乎覆盖了社会消费的所有领域,如百货、超市、旅行社、餐饮店、家居建材中心、洗衣店、美容美发店、药店等等。与此同时,小小购物卡背后的利益链条也日益庞大,从发卡机构、售卡机构到购物卡使用者、倒卡黄牛,甚至是送卡行贿者,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3.30,0.00,0.00%)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 专栏)指出,用购物卡送礼正在成为垄断部门获得灰色收入、权力部门收受贿赂的一大渠道,由于“不记名”和“非现金”等特点,这一渠道往往是“看得见,摸不着”,《意见》中提出的万元以上预付卡实名登记,以及限额发行等措施,就是为了阻断这一利益输送渠道,有利于惩治腐败。

  对于国家的强力政策,市民普遍表示欢迎。家住朝阳区小营的刘女士认为,措施有助于反腐,另外也能对商家进行一定的约束,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购物卡市场环境的整治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国家有关部门此前也曾出台相关规定予以规范,但效果并不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购物卡市场的管理涉及部门众多,情况复杂;更主要的是,社会内部有滋生违规和腐败的土壤,这一市场也已经形成了一条与之相合的灰色产业链,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措施尽快出台细则、做好分工、认真执行,避免雷声大雨点小。”郭田勇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此次重拳出击规范预付卡市场并非采取“一刀切”手段。有市民就表示,实名制对于一些面值比较大的预付卡商务用途或许会有一些制约作用,不过对亲友送礼以及个人消费的影响都不会太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