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创新贷管机制 加大授信力度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经济日报 2011-05-27 01:16:50

记者从中国银监会近日在成都举行的银行业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通报会上获悉,“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3年里,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紧急行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到目前,全省银行业通过信贷支

 记者从中国银监会近日在成都举行的银行业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通报会上获悉,“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3年里,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紧急行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到目前,全省银行业通过信贷支持,帮助我省73.05万农户,79.6059万户城镇居民重建住房,同时,支持47498户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支持3571户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

  而这其中,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更是功不可没!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华夏银行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全面部署,创新信贷管理机制, 加大授信力度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举全行之力倾情参与抗震救灾,积极投入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3年来,该行共审批灾后重建授信项目120多亿元,其中,贷款授信总额90多亿元,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83亿余元。以实际行动为我省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企业恢复生产、民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他们的事迹受到了总行的赞扬和监管部门的肯定,在“2008中国(成都)金融总评榜”活动中,该行荣获“金融界社会责任特别奖”。在树立华夏银行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地震无情 华夏有爱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面对灾情,在总行的关怀领导下,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在做好抗灾自救,迅速恢复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全行员工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纷纷向社会和客户献真情、送关爱。他们及时向所有客户发出慰问信,送去了真诚的问候,并先后向受灾企业送去了药品、雨伞等救灾物资。该行各网点均开设了“赈灾服务专柜”,安排专门服务人员,开通了各地赈灾捐款、汇款、存取款等绿色通道,优先为重震区办理有关金融业务。

  同时,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员工向灾区捐款累计金额达50余万元,并代表总行捐款500万元援建了什邡市蓥华镇华夏银行小学、捐款400万元援建了江油市武都镇华夏博爱卫生院,履行了一个金融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2009年4月,该行在德阳设立首家异地支行,扩大了该行服务辐射面,增强了服务灾区的能力,为灾区更好地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当年,华夏银行总行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200万元,全行员工们自发捐款已经超过460余万元。

  为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渡过难关,该行对因地震灾害造成损失无法按期偿付本息的存量对公授信客户,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不良记录。而对个人客户也给予了3-12个月的宽限期。同时,对有一定财产损失、但仍能正常生产的存量授信客户,则给予新增授信支持。

  开绿色通道 加大授信助重建

  为保证企业灾后重建资金需求,该行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授信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科学发展、区域就近、团队集中、特事特办四条原则,紧急制定并印发了授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加大授信,全面启动了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工作。

  为加快灾后重建信贷服务进度,地震刚过几天,该行主要领导就分别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四川长虹集团、四川路桥集团、中铁二局集团等10多户大型企业,了解这些企业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

  记者从华夏银行总行了解到,在地震发生当年即调集30亿元信贷额度,用于四川受灾地区信贷投放,并保留20亿元头寸用于受灾地区分行的资金需求。此后年度在制定授信政策,匹配信贷资源时均对灾后重建因素给予特别考虑。

  突出重点 好钢用在刀刃上

  根据国家灾后重建政策及总行有关信贷规定,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结合自身实际,将授信投放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和产业重建。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筑、制造、钢铁、电力、化工、建材、能源、医药、商贸、食品等行业。着力支持了四川发展(控股)、成都工投、长虹集团、二重集团、中铁二局、中铁二院、中石化、攀成钢、宏达集团、四川路桥等一批重点企业灾后项目重建。

  该行一方面积极参加四川省、成都市以及省内各地州举办的灾后重建项目银企、银政沟通会、推介会,与省内一批重点企业加强合作,同时与金堂县、什邡市、龙泉驿区等县级政府,成(都)阿(坝)工业园等园区,以及四川省钢材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

  另一方面,抓住四川灾后重建的核心客户,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量身定制了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争取到总行的支持,签署了授信总额达5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并首批审批通过流动资金贷款授信20亿元。同时,将地震中受灾企业作为灾后重建重点支持客户,先后对四川长虹、九洲电器、二重等受灾企业,在其受灾后的第一时间内提供了信贷支持。据悉,地震后,该行就及时向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授信4000万元,用于该公司购买原材料,扩大产量,以支援灾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同时还给予其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的优惠。

  完善管理体系 推进持续信贷服务

  记者翻阅《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授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时发现,该行在信贷准入、信用评估、授权授信、信贷审批、资金管理、操作流程等方面都制定出特别措施和优化流程,为灾后重建信贷服务提供可持续运行的制度基础。

  首先,调整信贷准入标准。对因地震灾害造成偿债能力暂时下降的优质企业,确定合理的缓冲期,在一定期限内暂不调低其信用等级,并根据需要积极给予新增授信支持。

  其次,简化项目上报流程。对于涉及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企业和项目,尤其是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拥有政府资金支持、涉及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包括交通、通信、电力、建材、粮食生产加工、医药等社会生产生活保障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企业及灾区重点企业、重要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重建项目等),在项目审批时,可不受资本金比例规定及该行项目贷款审批流程的限制,在还款来源有保证的前提下优先上报。

  同时,优先受理业务。对上述项目第一时间受理,优先审查审批,加快审批流程,在要求的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承诺24小时内审批完毕授信业务。同时,在放款审查环节也及时跟进,优先予以审查发放。

  另外,加强信贷管理、审查审批、营销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确保新增信贷资金切实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确保全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和效益。该行还积极向总行争取优惠的专项信贷审批权限,选择符合成都分行信贷政策的灾后重建项目予以支持。对超越分行审批权限的灾后重建信贷项目,积极与总行沟通并做好申报工作。

  在此基础上,结合四川灾后重建三年完成的总体目标,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将支持灾后重建确定为近三年工作的战略重点,并为此建立了专项考核机制,确保把信贷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工作落到实处。

  强贷后管理 保重建资金安全运行

  据介绍,针对灾后重建授信业务政策性强、贷后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加强授信及放款后的管理,全面监测灾后重建项目授信业务运行。

  首先,建立台账,加强分析监测,向总行及监管部门定期上报数据及情况。该行建立了灾后重建项目用款台账、灾后重建项目授信业务运行台账,做好对授信项目的资金流向、项目实施、贷后管理、资产质量的监控工作。

  其次,加强在线监控,督促经营单位及客户经理认真开展对灾后重建项目授信业务的贷后检查。要求涉及该类业务的客户经理勤跑多查,严格执行贷后管理规定,加强贷后检查和风险预警工作。

  为确保信贷结构质量,在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中,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加大对产业发展规划、园区经济、产业集群中重点企业的营销力度,加大对灾后重建中基础设施配套、公共设施重建、重建项目、重大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政府确定的限制、淘汰类企业和产品的信贷退出力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优质客户占比,提升资产质量。

  在信贷投放与风险防控方面,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加强信贷资金监控管理,对灾后重建名单内的业务进行单独建账和监测,确保信贷资金安全、高效、透明运作。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总行有关信贷政策,继续积极支持灾区重点基础设施、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向总行争取在资源配置上继续给予适度倾斜。同时,加快机构网点建设步伐,更好地为灾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