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过度集中问题研究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05-25 13:54:28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过度集中的影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支持了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在短期内,信贷集中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大幅上升,不良资产比率快速下降。由于大项目、大企业有连续不断的大额信贷资金投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过度集中的影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支持了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在短期内,信贷集中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大幅上升,不良资产比率快速下降。由于大项目、大企业有连续不断的大额信贷资金投入,在资金投放期内利息都能按期收回,银行利息收入增加较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贷资金总是向高收益的部门或项目流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适度集中符合经济效率原则,增加了银行的利润,保障了国家重点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要,但信贷过度集中则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巨额资金投向少数企业、少数行业,一方面使少数企业、少数行业资金过多,助长了这些企业、行业的非理性扩张;另一方面使广大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所需资金,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信贷过度集中使资金过多和资金严重短缺同时存在,非理性扩张和危害性的萎缩同时存在,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加剧产业结构失衡。

  第二,信贷过度集中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依赖少数企业、少数行业,当这些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或者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时,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将受到极大威胁,利息收入将大幅下降,甚至出现金融危机。住房抵押贷款曾被认为是银行的零风险资产,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过度集中投放的对象。美国次贷危机说明信贷过度集中投放会导致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协调、持续稳定地增长。

  第三,信贷过度集中为国有商业银行内外勾结骗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由于贷款数额大、期限长,不法分子内外勾结骗贷后可以长期隐蔽起来,贷款到期时又获得巨额资金支付利息,借新债还旧债,让不良资产长期以优质资产的形式表现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账簿上,除非有一天,再也不能借新债还旧债了,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第四,信贷过度集中不利于调动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广开信息来源使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很好的匹配。信贷过度集中使基层行变成吸储和清收不良贷款的机构,基层行的银行功能丧失。基层行点多面广,人员众多,广泛接触中小企业,是开展信贷调查的丰富资源,充分利用这个资源能使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有效地匹配,将信贷资金投向最需要的地方去。信贷过度集中没有利用这个资源,而只是依靠少数高级管理人员所知的信息和所具有的决策能力进行信贷投放。多数人的分散决策比少数人的集中决策更有效率,这是市场经济的优势所在,信贷过度集中没有利用这个优势,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第五,信贷过度集中降低了信贷资金的边际收益率。资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用递减。国家重点项目,尤其是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银行信贷大力支持,但随着对这些企业、行业投资的增加,新增投资的效用会越来越低,超过某一极限,会导致过度投资,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那些能容易地获得银行大额信贷资金的大企业,往往不计投资成本,漠视投资风险,乐观估计投资收益,盲目扩大规模,最后导致投资浪费。对某一行业、某一企业过度的信贷投放,会使优质客户变为呆账大户,降低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银行信贷资金要获取更高的投资报酬,就要分散投向新企业、新行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保监会发布《暂行办法》 加强信用保证保险监管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06-20 15:19:57

进口食品将实行“黑名单”预警


网络 2014-04-16 02:14:5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