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企保障房盈利通道:捆绑商业项目套取信贷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1-05-24 13:32:46

盈利空间不在当下,不在具体项目,而在于随之而来的信贷优惠政策,以及新的土地资源分配机遇   对央企而言,大规模参建保障房,究竟是一个烫手山芋,还是一轮新的机遇?   5月初,国资委在网站上挂出通知,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的开发建设。

  盈利空间不在当下,不在具体项目,而在于随之而来的信贷优惠政策,以及新的土地资源分配机遇

  对央企而言,大规模参建保障房,究竟是一个烫手山芋,还是一轮新的机遇?

  5月初,国资委在网站上挂出通知,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的开发建设。“中央政府承诺今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实现难度很大。”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下得“太猛、太大”,各地开工和资金情况均不乐观,正因如此,中央高层早有意推动央企进保障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和摸索,曾纠结于责任与盈利之间的央企,对保障房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在保障房的“大棒”下,银行也放松了银根,这对央企是大诱惑——以保障房来撬动贷款,可以滚动开发其他类型的商业项目。国资委在下发给央企的文件中已指明方向,“要抓住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融资、税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的机会,将保障性住房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诱惑不止于此。对央企而言,在棚改、旧改、拆迁安置、单位自建房等各类住房都被纳入到保障房的范畴之后,可能带来一轮新的资源分配与调整机遇。每家央企、国企几乎都坐拥很多工业、仓储或科研用地的土地资源,一旦这些自有土地借保障房之名“盘活”成住宅用地,其效应就不可估量,即使只有十分之一最后变成商业性的住宅用地。不过,伴随而来的将是管理流程、投资风险、分配机制等一连串复杂问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民政部再曝光离岸社团山寨社团,总数已近千家!


中国社会组织动态 2016-07-07 13:32:00

中国社会诚信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网 2016-06-16 13:45:55

“恶意透支”信用卡要追刑责


网络 2014-06-30 15:07:47

短期出口信用险支持出口157.4亿美元


北京商报 2014-02-12 11:30: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