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酒类诚信经营示范企业评选启动
来源:重庆日报
2011-05-18 10:54:15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打造放心酒商形象
来自重庆市酒类管理局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市场有国内外近200个品牌的近3000个单品的酒类商品争奇斗妍,酒类市场消费额从2005年的60亿元到2010年底增长到120亿元。然而,酒类市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打造放心酒商形象
来自重庆市酒类管理局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市场有国内外近200个品牌的近3000个单品的酒类商品争奇斗妍,酒类市场消费额从2005年的60亿元到2010年底增长到120亿元。然而,酒类市场竞争无序,假冒伪劣产品混乱又成为重庆酒类市场繁荣背后的另一道坎。
作为我市酒类行业流通、生产监管部门的重庆市商委酒类管理处(市酒类管理局)、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在维护酒类行业秩序、打击假酒、让市民喝上放心酒等方面做了不解的努力。为加大力度整治我市酒类市场,打造放心酒商形象,继重庆首届酒类诚信经销商评选活动圆满结束一年之后,5月16日,本报携手重庆市商委酒类管理处、重庆市酒类管理局和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共同启动了“2011酒类诚信经营示范企业”评选活动。
捍卫酒类食品安全
参加该活动启动仪式的茅台迎宾酒重庆总经销商重庆恒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旭接受采访时说:“今年的活动比去年更有声势,主流白酒企业都参加了也说明这些厂商更加重视重庆市场,评选条件越来越严格。”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酒类管理处负责人称,参加这次活动的酒类厂商是基于重庆酒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由于重庆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参差不齐的进口葡萄酒等酒类产品都涌进重庆,而酒类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或不完善,经营酒类产品又没有任何“门槛”,从而导致重庆酒类市场杂乱无序,给消费者造成消费心理障碍,抑制了重庆酒类消费市场的信心,冲击了一些合法经营的酒类经销商,损害了城市形象。
评出诚信酒商标杆
目前,重庆登记备案的酒类经销商近6万户(其中批发商近3000户),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纳税额近20亿元。是不是每个酒商都在诚实守信地经营质量合格的酒?酒类执法部门相关人员透露,这个问题很“纠结”,比如酒类执法部门每天都要派人到重庆大街小巷明察暗访,总能发现少数假酒销售“线索”。
重庆市酒类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中假冒伪劣不法行为的同时,也要培养树立一批放心酒的经营单位,引导市民放心消费,做大做强重庆酒类产业。但是,重庆市酒类管理局将联合各区县的酒类管理部门,对获得“2011酒类诚信经营示范企业”的经营者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抽查,不搞“终身制”,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就直接“摘牌”。比如去年评出的“2009年重庆酒类诚信经销商”,从即日起自动失效,重新参加今年的报名、厂家推荐和接受“2011酒类诚信经营示范企业”评选活动组委会专家们的审查。若不合格,3年内不得参加酒类行业的任何评选并进入“黑名单”,同时向社会公布和收回牌匾。
从即日起至9月中旬,本刊将连续报道“2011酒类诚信经营示范企业”评选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对去年获得“首届重庆酒类诚信经销商”进行明察暗访的情况。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