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夯实诚信的社会公德基础

来源:恩施新闻网 2011-05-18 09:30:34

诚信,说到底是个道德问题;而在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是基础。因此,构筑诚信体系就必须扎实抓好社会公德建设。 社会公德既是个人修养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道德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道德失范现象比较突出地表现为诚

诚信,说到底是个道德问题;而在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是基础。因此,构筑诚信体系就必须扎实抓好社会公德建设。

社会公德既是个人修养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道德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道德失范现象比较突出地表现为诚信缺失。切实推进社会公德建设,笔者认为,一要紧抓经济建设不放松,筑牢公德建设的物质基础。民生改善、物质财富的增加,将使社会公德存在根据和发展动力的公民社会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扩大,进而推动公德建设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二要以教育引导为先,促进公德修养提升。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基础,公德教育的重心是确保人们公正地“做人”和“做事”。三要以舆论宣传为重,促进公德意识的建立。一方面,要大力宣扬真善美,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运用社会舆论的力量,谴责、鞭挞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气。四要重视制“他律”,促进公德行为的养成。现阶段,个人的道德能力还离不开通过社会和国家意志体现的“习惯、制度和法律”等宏观性社会赏罚机制来培育。社会公德法制化,既能通过法律约束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层面,以确保社会成员遵守道德规范,也能引导公民回归理性选择,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还能保护社会公德行为主体的权利和利益,使有德、利他的人能有所得,使无德、损人的人有所失。五要营造公共生活氛围,促进公共精神成长。现代社会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凝固走向流动、从狭小空间走向广阔世界,随着人们交往和联系的不断增多,建立和完善一套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能够使人们平等、和谐、美好地生活在一起的制度、秩序显得日益迫切。因此,在城镇化加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公众由农民—市民—公民的身份和观念转变,着手从社区道德抓起,并将虚拟社区即网络行为纳入社会公德关注和评价的范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