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问卷调查揭晓,46.9%的被访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何屡屡出现?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今天发布的《关于上海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调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何屡屡出现?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今天发布的《关于上海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显示:46.9%的被访企业不认为应该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由此可见,食品企业责任意识薄弱是导致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一大因素。
截至去年12月31日,本市共有3794家食品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本次调查在获证企业中发放了15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24份,被访企业覆盖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3大门类。
自我评价“底气不足”
调查显示,97.3%的被访企业表示,没有发生过任何质量安全等问题,只有2.7%的被访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协会、消费者所反映和披露。尽管被调查企业认为自己在质量安全上做了不少的工作,但自我评价仍显“底气不足”。接受调查的824家食品工业企业,按照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自我评价,其平均水平为681.78分(满分为1000分),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有54家企业的自评结果处于850-1000分,92家处于700-849分,559家小于600分。
诚信意识“先天不足”
调查中,46.9%的被访企业不认为应该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而仅停留在加强自律的层面上。
根据工信部要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于今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各省市逐步全面推广。本次调查中,78.1%的被访食品工业企业还没有建立诚信管理体系(CMS),其中35%的企业还没有考虑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只有12.4%的企业已经建立CMS体系,全面实施的仅为5.9%。
此外,调查显示,食品检验人员仅占被访企业员工总数的3.9%;有8.7%的中型企业和8.4%的小型企业甚至无食品检验员资质证书;还有6.5%的中型企业和8.0%的小型企业既无质量工程师资质证书也无食品检验员资质证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