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违法失信事件的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诚信和政府诚信的深刻思考。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法律规范。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诚信建设的过程。党和政府、企业组
近些年来,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违法失信事件的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诚信和政府诚信的深刻思考。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法律规范。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诚信建设的过程。党和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群体的诚信增加一分,法治就前进一步。历史证明,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是不可能迈入法治社会的,诚信是推进法治进程的内在要求。
完善立法是基础。中国人治社会绵延数千年,法治观念淡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法制建设速度大为加快,但仍然有一些领域缺乏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当前,许多失信行为均是没有必要的法律制度去约束和限制而引起或造成的。要遏制目前社会生活中的失信行为,就必须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同时,要加大对失信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违法责任追究和处罚,使失信者不敢铤而走险,迫使他们回到诚信的“人间正道”上来。2009年,我国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中关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动物伤人主人担责制度正是贯彻诚信原则、推进法治进程的体现。
诚信执法是关键。诚信执法,首要的是弄清法律规范的本质要求,吃透法律要义。执法过程中,不能因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而不一致。不然,执法的可信度、公平度就会遭到质疑。其次是要坚决杜绝和严厉惩处诸如“钓鱼执法”等不讲诚信、执法不公的违法行为。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受狭隘利益关系的驱动,玩弄“钓鱼执法”的手段,严重伤害群众利益,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是法治社会所不容的。执法者要本着实事求是、诚实信用的原则查清事实真相,严格遵照法律,客观、公正执法。
诚信守法是保障。法律法规是公民行为的基本准则,只有所有公民都严守法律规范,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因此,社会生活中的各级各类组织、企业及每一个人,都应该确立守法诚信意识,自觉做到遵守法律、敬畏法律、诚实信用、互助友爱。既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又做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遵循商品交换基本规则,绝不搞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并同不诚信行为作坚决斗争。
只要大家做到自觉守法、严格执法,诚信社会和法治社会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