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来源:网络 2011-04-29 14:29:48

在食品市场刚刚经历了“瘦肉精”、“染色馒头”之后,一场“牛奶事件”又把“在中国该吃什么?”的疑问摆上大众议论的风头浪尖。食品安全也成为近年来

    在食品市场刚刚经历了“瘦肉精”、“染色馒头”之后,一场“牛奶事件”又把“在中国该吃什么?”的疑问摆上大众议论的风头浪尖。食品安全也成为近年来我国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百姓食为天”,从计划经济向社会经济变革的30多个年头,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物质需求也不断提高。从“吃饱”到“吃好”,从“能吃到什么”到“想吃什么”,中国老百姓正经历着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需求就有市场!”食品市场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收入的普遍提高,食品种类也变得品类繁多,日益满足着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需求”又是一把双刃剑,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在加剧同行业间的商业竞争,随后食品安全问题也就层出不穷。从多年杜绝不了的“地沟油”,到新近被爆出的“瘦肉精”、“染色馒头”无一不触发着消费者的神经,同时受到严重创伤的还有我国的食品经济。

    几个添加三聚氰胺的不法奶农一夜间可以毁掉一个乳制品业航母级的“三鹿”;几个用瘦肉精喂猪的养殖户能让“双汇”在五个交易日市值缩水170亿,食品环节的任何疏漏足以使食品企业受之重创甚至关门大吉。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食品行业的首要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使我国的食品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4月22日上午,陕西榆林市16名小学生在饮用蒙牛学生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在“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正热时候,蒙牛无可避免的被推到媒体镁光灯下,接受大众的评头论足,随之而来的“毒牛奶”、“中毒门”等一系列的帽子扣在了蒙牛的头上。尽管蒙牛在当天即作出积极配合工作,并第一时间封存与召回同批次牛奶。随后榆林本地食品安全部门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最后的检验结果也表明蒙牛产品无任何问题,可还是对蒙牛的品牌美誉度和销售造成了影响。

    其实不难看出,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极限挑战了消费者的神经,广大消费者已经变成惊弓之鸟,在媒体的放大引导下很容易陷入情绪化的恐慌中。

    蒙牛作为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早已建设并健全了严格牛奶制品的食品安全制度,有众多“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前车之鉴。相信蒙牛更会严把质量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2009年7月在中粮控股蒙牛后,蒙牛更是借助中粮世界级食品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做到万无一失,他们当然会明白因小失大的道理。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过30余年,企业冲发展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媒体工作者监督食品安全是广大百姓的好事,民众举双手赞成,但任何报道需要站在事实根据的条件下,要不,含冤企业也要拉肚子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银监会:整治银行业乱象 防控信用风险


中国经济网 2017-12-22 15:05:43

虚拟信用卡缘何被下“暂停令”


网络 2014-03-17 13:27:5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