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金融学界泰斗,凝练政界商界论点;风云房企璀璨揭晓,以“资信”实力傲立潮头!3月31日下午,东莞房企“资·信”战略高峰论坛暨“东莞首届资信地产10强&rdquo
对话金融学界泰斗,凝练政界商界论点;风云房企璀璨揭晓,以“资信”实力傲立潮头!3月31日下午,东莞房企“资·信”战略高峰论坛暨“东莞首届资信地产10强”颁奖盛典在玉兰大剧院隆重举办,近三百名来自地产界的业内人士相聚一堂,聆听大师智慧,见证资信十强诞生。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应邀亲临现场演讲,并针对“限购”、“房价调控”等敏感话题,与东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房企代表现场展开一轮高端对话,精彩迭起,赢得掌声阵阵。
茅于轼先生粉丝众多 现场座无虚席
有着“经济学界的鲁迅”之称的茅于轼先生,是最早将经济学知识平民化的一位民间经济学者,以敢于直言,为穷人说话而闻名。尽管有着82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台下不少听众正是茅老的粉丝,因此老先生甫一上台,会场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茅老从经济学的角度与听众分享他对房地产业的观察心得,“中国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住的不平均。”“现在是最好最贵的房子,里面住的人最好;最便宜最破旧的房子,里面却住了很多人。”“住的不平均是人类不平均的集中表现,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是缩小差距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政府建造保障房的目标,茅老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帮大家买房与解决一个住的地方,是两回事。经济适用房是让买不起房子的人买得起房,政府有义务给所有的人有一个住的条件,却没有义务让每一个买得起房子,没有义务满足每个人对房产的占有欲。”因此,茅老认为,赞同政府建廉租房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而不是建设大量经济适用房。而在各地的经济适用房摇号或分配等实际操作中,也时常报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目前房价高企的原因,茅老认为,主要是高收入的人钱很多,却没有别的去处,只有去买房,同时买房不是为了自住,而是为了投资,这样的话就导致房地产市场被打乱。而要解决房价高企的现象,一方面金融业要优化配置,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另一方面则要开放民间的投资渠道,特别是金融业,不要让资金只是往楼市和股市集中,通信业、石油业、金融业等行业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陈淮、董藩妙语连珠论“限购”与“房价调控”
首届房企“资·信”战略高峰论坛中最精彩的环节,莫过于“高端对话”,茅于轼、陈淮、董藩三位专家与东莞市住建局房管科副科长袁少英、三正地产副总经理李启清同台就座,在嘉宾主持冷皓的引导下,就时下最为热门的“限购”、“房价控制”等话题展开激烈探讨,专家妙语连珠,主持“刨根究底”,房企代表主动“示弱”,三方代表观点碰撞,几度摩擦出火花,引得台下观众兴致高昂。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当下炙手可热的“限购”政策,“好比有人发了高烧,医生在不停地下药诊治,然而不等医生治,家属急得不行,去找医院闹,医生只能下二十剂猛的退烧药,先把烧退了,再看本质是什么问题。”陈淮认为,“限购”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此前已有多次调控,却效果不佳,只有下一剂猛药。但是,“大城市的承载人口是有限的,能供应的住房也有限,100人想改善,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选择,谁先谁优,这就是限购。”
作为现场唯一的房企代表,李启清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主动“示弱”表示坚决拥护支持党的政策。同时他也看到,限与不限是个两难的问题,假若限购则会产生几个影响,“在推的项目应尽快卖;没规划好的应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拿地千万要谨慎。”对于连续两周来的各种限购传闻,东莞市住建局房管科副科长袁少英则表示,最近东莞是在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要求,但却被社会敏感地把“调控”和“限购”划上了等号,而从2004到2009年,东莞的房价都比较平稳理性,直至2010年才出现大幅度增长,市政府会综合考虑东莞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而对于当前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的“房价控制目标”,绝大部分都与GDP增长保持着内在联系,房价控制成为“房价控涨”,难道房价就不能够不涨吗?对此,董藩一句话做出精辟结论“上涨是规律,不涨是意外”。在董藩看来,房地产这个产品很特殊,没有替代品。这个东西有使用的价值,所以它的稳定性就比较高,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房价上涨是一般的常态,下跌是战争、瘟疫等等集中的情况之下才会出现,一般不能跌。“我认为限购也是很厉害了,但是这个是不得以的措施,要不然老百姓闹啊。”
活动现场,还揭晓了东莞首届资信地产十强与宜居楼盘的奖项。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