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一名学生不幸患上白血病后,学校微博的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呼吁各界将爱心传递,得到了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筹集到不少捐款。与之对应的是,不久前据称某大学生因病急需稀有血型血液的消息在微博间广泛传递,最终却被发现纯属谣言,一些转帖
南开大学一名学生不幸患上白血病后,学校微博的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呼吁各界将爱心传递,得到了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筹集到不少捐款。与之对应的是,不久前据称某大学生因病急需稀有血型血液的消息在微博间广泛传递,最终却被发现纯属谣言,一些转帖者和志愿者深受打击――4月17日新华社的报道聚焦了微博救助热,调查分析了当下爱心与骗局共存的网络“微”世界。
前几年有人说“无网络不生活”,这两年有人说“无微博不潮人”。微博,这个每条信息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平台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些公众人物开始经营自己的网上形象,不少曾经“沉默的大多数”也在微博上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微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平台?有人认为,它是个人无聊消遣的工具,不需要太高的写作门槛,内容往往鸡零狗碎;还有的人不过是为了赶时髦而开微博;当然,相当一部分人在微博上关注的是更普遍、更热门、更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是信息传播,将有意义、有意思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进而实现一种讨论或者行为上的互动。其中,求助信息就是其中一种。
事实上,微博已经演绎过不少爱心接力,救助患病儿童、困难家庭、特殊群体,等等。就在今天,微博里“拯救急需肝移植宝宝冯铂淼”、“救血液病患儿王建鑫”的活动仍在继续。转发微博,是一个几秒钟便可完成的动作,信息传递的同时,爱心也在以最快的速度传递。
然而,永远的美好和向善,无论在微博里还是现实中,或许都是一种理想状态,总会有一些人喜欢制造谣言和事端,进而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讹传讹。其结果,即在爱心疲劳之后,关注与救助的力量减弱,社会诚信渐失。
但不管怎样,欺骗只是个案,我们仍需看到的是,借助微博,人们共同完成了很多好事、善事,比如“微博打拐”,帮助一些被拐的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再如,前几日刚刚发起的“街拍问题盲道”。这些不仅仅是对个别群体、个别问题的关注,更是对社会管理及公众道德观念的一种提示和救赎。微博里的公益爱心事业应该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前行。
微博实际上调动起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微博救助热”展现出来的爱心与欺骗共存的问题在提醒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发展好这个信息发布、传播平台,让它的积极意义得到更充分发挥。比如,提高每一个微博客的自律,不造谣,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对一些信息尤其是求助信息应有基本的判断,尽可能辨别、考证信息的真实性等;对一些求助尤其是捐款捐助信息,相关网络管理者应负起责任,能核实的,尽量核实;对于那些查证属实的造谣者并且造成比较恶劣影响、损失的,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惩处。
微博是一个新生的网络时代交往、互动、互助的平台,充斥着人们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对公共问题的探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也难免有个别别有用心的言论。对参与其中的网民、网络管理者、运营商等各方而言,审慎参与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是不可或缺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