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北京金融街旁。等着信托公司融资的民营企业老板孙先生,跟记者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他的石材出口业务。 “15%的融资成本!”接到信托公司电话后,老孙夹着烟的手明显地抖了一下,“我的利润还没有1
4月初,北京金融街旁。等着信托公司融资的民营企业老板孙先生,跟记者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他的石材出口业务。
“15%的融资成本!”接到信托公司电话后,老孙夹着烟的手明显地抖了一下,“我的利润还没有15%,怎么可能付得起这么高的融资成本?”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原材料、运输成本、工人工资一路上涨,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出口业务受到影响,老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受到严重挤压。
“银行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才6.8%,但是信贷收紧根本贷不到款。”孙先生一肚子的苦水,“现在企业运转需要资金支持,如果资金链断了,后果不堪设想。”孙先生准备再去别的信托公司试试,“无论如何都要融到钱”。
受信贷收紧的影响,许多需要融资的行业开始转战信托渠道,信托已经成为他们眼中的“救命稻草”。
收益飚升
预期年收益率8.5%、9.2%、10%……信托产品的收益是一路攀升,甚至出现了预期年收益23.6%的一款产品。这款名为“百瑞宝盈11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建业地产信托基金2号)”的产品,预期年收益率高达12.5%~23.6%,上不封顶。相比较而言,3.25%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就相形见绌了。
股市低迷,通胀压力,在信托公司动辄超过9%的年收益率“诱惑”下,投资者纷纷“慷慨解囊”。信托公司也加大了产品推出的力度。
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国内参与发行信托产品的机构为121家,成立的产品为592个,而去年同期分别为72家、129个。无论从产品数量还是信托规模上来讲,今年信托都是一路高歌。
有信托人士说,随着信贷紧缩政策的继续及加息的影响,信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水平还会逐步提高。
然而,一些融资者表示,高额的成本让他们苦不堪言。
一位大型信托公司的业务经理透露,现在民营企业18%的融资成本可谓“正常价”。受信贷紧缩的影响,今年信托的融资成本都在上涨,某国字号央企的融资成本都到了8%以上,“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该业务经理也对记者透露,现在市场需求旺盛,也有些信托公司趁机提高了手续费,变相抬高了融资成本。
信托本身是私募的性质,行业内对手续费没有硬性的规定。通过信托的融资成本,除了给投资者的收益外,还有给银行2%~3%的代销费、律师费,托管费等,剩下的就是给信托公司的手续费和信托报酬。
“手续费具体多少,就是看信托公司跟融资方怎么谈了。以前都是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八,但是现在有的信托公司要了5%。”上述业务经理还对记者透露,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低一般取决于抵押物,像孙先生那样如果能拿出好的楼盘或者地产做抵押,融资成本会降一点。
信托资金流向
“房地产还有工商企业现在是信托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普益财富的信托研究员陈朋真表示。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3月,流向房地产业的资金占信托融资总额的32.68%,拔得头筹,而流向工商企业信托资金占比为17%。
“房地产企业目前真的很差钱。”河北一家小地产公司的赵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楼市火热的时候,无论大小地产商都是疯狂扩张,导致资金链紧张。现在即便是优质的大型地产商也很难获得开发贷,所以地产商又开始转战信托融资。
“去年融资成本不到10%,今年国营的融资成本是18%左右,民营的是21%左右。”赵经理甚至用“欲哭无泪”来形容高额的信托融资成本,“但是没办法,总不能让楼盘烂尾吧!”
北京大学地产基金主任杜猛认为,虽然目前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一路攀高,但是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于那些过于依赖信托融资而又销售不畅的地产公司来说,风险正在逼近。未来央行将继续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来管理流动性,房地产行业的资金还将全面趋紧,不排除有些小地产商的资金链断裂。这就有可能导致信托产品出现到期无法给付的情况。
除了房地产之外,饱受信贷紧缩之苦的工商企业也开始从信托渠道融资。“现在房地产把信托收益率炒高了,这导致大家的融资成本都一路走高。”孙先生说,如果收益率太低,信托产品根本卖不出,融资也就不可能实现。但是高的信托收益率,又会带来高额的融资成本。这是普通工商企业无法承受的。
“现在就是两难,不知道是不是该赌一把,熬过这个难关再说?”孙先生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风险高涨
与此前的银信合作相比,现在信托的风险管控也在发生变化。陈朋真表示,以前银信合作用的是银行的自有资金,所以银行对信托项目的风险管控非常严格。现在银信合作受限,信托转向民间募集资金,所以现在对信托产品的风险管控基本由信托公司来做。但是信托公司是一个中介的角色,与此前银行承担风险完全不同。
譬如赵经理的房地产项目融资,为防止风险,信托公司一般通过银行监管、根据项目进程拨划资金、向项目公司派驻财务人员、控制项目公司的财务用章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但是,面对房地产,信托公司往往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对风险的管控也是非常有限的。
“有些小信托公司,加上高管和行政还不到一百人,但是项目却有几十个,这样能达到多少风险管控的目的呢?”中融信托一位人士对记者透露。
怀有“赌一把”心态的不只是孙先生,面对高收益的诱惑,一些信托公司也是“赌性十足”。某国有信托公司的高管透露,现在有些信托公司把员工的收入与所作业务挂钩,导致信托业务扩张迅速。“钱先揣腰包里,风险以后再说”。
如果风险无法管控,除了信托公司以外,损失最大的就是投资者。“信托产品是不承诺保本保息的。”前述中融信托人士表示,目前中国没有对信托的评级机构,也没有愿意为信托提供担保的公司,所以信托的风险完全就是投资者自己承担。但是面对专业复杂的信托产品,投资者又有多少风险识别能力?
其实早在去年,华润信托就因为产品到期无法给付,与投资者对簿公堂。上述高管表示,针对某些信托公司不顾风险的敛财行为早该整治了,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理财市场的秩序,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