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李庆云:期市基本规律被异化 应对信用危机要"三讲"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1-04-18 09:49:20

在今天举行的2011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第七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指出,目前国际市场上期货价格拉着现货价格一路奔跑,表明市场基本的规律都已经被异化了,给整

    在今天举行的2011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第七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指出,目前国际市场上期货价格拉着现货价格一路奔跑,表明市场基本的规律都已经被异化了,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巨大风险。而对于国内的信用环境,他表示,当前的国内面临的信用的危机,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的危机,往回走显然不是出路。他提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要讲法制,二要讲诚信,三应该讲道德。

    以下为相关文字实录:

    李庆云:大家好,我想讲两个问题,我的专业是货币、金融、宏观经济。从中国经济来看,我觉得对金融危机应对是非常有利的,也是非常有成效的,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还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其中最重要就是我们货币政策。目前的这个经济周期是这个世纪初到08年,09年,整个经济发展是由一个逐步到高峰到下降,或者我们说到一个低谷。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应该有一个调整。08年我们就在调整,当时经济就已经过热,或者供应相对说来不是太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在那时候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了,投资等等各个方面过热,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们担心的是经济的下滑,所以采取了非常强有力的财政政策,以及膨胀的货币政策。我在09年就在全国政协一次座谈会上用大量统计资料,明确说出我的观点,中国货币在那时候不是适度宽松而是过度宽松。用的资料是到09年9月份,M2增长达到将近30%,我们看过去一个经济周期的资料,在上个经济周期里面经济增长率最高是13%多,那个时候货币供应,M2增长率只有16、17%,16、17%货币增长率支撑13%经济增长率。到09年最后我们看,09年的M2增长是27%多,明显能够认识是过度宽松货币。我自己觉得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应该降下来,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后来的9%,把经济增长那时候控制稍微低一点,7%,8%或者6%,6%,7%,8%是一个很高增长率,可能不会导致09年以后投资膨胀、货币膨胀、以及资产价格膨胀。 

    这样就明显看出上个经济周期,就把经济拉起来了,中国经济的走势是一个V字型,触底后马上反弹回来,我认为我们的经济是一个U字型可能更好,实际上是在被迫调整,现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我觉得货币政策应该稍微紧一点。从国际角度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会产生,主要还是西方国家实体经济被忽视,虚拟这一块过度膨胀,而在金融领域又缺乏信用,一些衍生产品,过渡泛滥。我们现在就置疑有些问题,比如说现在黄金价格,从若干年前每盎司两三百,到现在将近1500美金,难道是黄金供求决定的吗,变化了吗?我们说石油,过去20、30美元一桶涨到120美元,难道说这是石油的供求变化了吗,或者说是环境是由生产成本变化了吗,显然不足以解释。而是市场过渡投机,特别是期货市场投机。建立期货初衷就是为了应对风险、对冲风险,但是现在期货市场变成了完全或者主要是投机,不仅是没有对冲风险而是扩大了风险。我们可以认为原来期货市场那些基本的规律,都已经被异化了,比如说讲期货市场价格应该是期货价格收敛于现货价格,我们看到期货价格拉着现货价格一路奔跑,对整个世界经济带来巨大风险。第二个问题谈谈信用环境,谈谈我的一些感想。我们这一代人,我是1944年出生的,我们看过一个电影叫《列宁在十月》,让人记住的话“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艰苦的环境那是一种美好的憧憬,现在年轻人没有受过苦难,很难体会到缺少粮食,面包,肉类的感觉。我们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应该说是不缺牛奶,不缺面包,但是我们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不知道我们还能够吃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还能信任谁?


    我觉得像我们这样一个信用环境,财富集聚增加,但是我们在分配上确实很不公平,我们缺房子,缺工作机会,这方面我们更加缺的是什么,缺少是社会公平,缺少信用,缺少道德,缺少文化。可以说现今社会出现了一个信任的危机,或者说信用的危机。这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的危机。怎么解决或者出路在什么地方,我们当然不能往回走,我这里也只是谈谈感想,我想提几点,一我觉得要讲法制。第二我觉得要讲诚信,或者说讲信用,我是看有一句话非常明显,人而无信不知,这个社会没有诚信,没有信用这个社会怎么运转,市场经济就是一个信用经济,我们各个社会中介,包括研究会应该成为信用维护者,应当成为社会的良心。第三点我讲应该讲道德,道德是社会和人的良心,谢谢大家。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互联网金融征信信息有望共享


经济日报 2017-12-04 10:14:06

中债资信发布险企主体评级方法


第1财金 2015-09-24 10:07: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