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是金 清镇市10万信用农户银行授信额度提高到20万元

来源:新闻广播 2011-04-15 00:22:14

清镇市以诚信农民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到2010年年底,全市有四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信用乡镇,有192个村被评为信用村,近10万农户被评为信用农户。         记者:“你好,你是来办理贷款是吧?”  

    清镇市以诚信农民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到2010年年底,全市有四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信用乡镇,有192个村被评为信用村,近10万农户被评为信用农户。
      
  记者:“你好,你是来办理贷款是吧?”

  曾元祥:“嗯。”

  记者:“你是诚信农户吗?”

  曾元祥:“是诚信农户。”

  记者:“几星级的?”

  曾元祥:“五星级的。”

  记者:“对你来讲,这个五星级意味着什么?”

  曾元祥:“五星级优惠多喔,利息啊各方面都有优惠嘛。”

  记者:“可以贷多少?”

  曾元祥:“二十万。”

  记者:“你今天打算贷多少?”

  曾元祥:“五万。”

  记者:“贷来干什么呢?”

  曾元祥:“买车,我原来买了个车,我现在准备还要买一个车。我是搞个体运输的。”

  4月12日上午10点,在清镇市暗流乡信用社,记者看到这位新街村名叫曾元祥的农民,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凭着他的诚信卡在信用社取到了他购车所需要的五万元现金。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新街村是信用村,现在家家户户都在争当星级信用户。

  在清镇,到目前已经有近十万农户成为信用户,其中又有一万八千五百多农户象曾元祥一样是五星级诚信户。

  曾元祥所在的暗流乡是省级一类贫困乡,过去这个乡的百姓想发展,但苦于没有资金。2009年这个乡开始创建信用乡,很快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难贷款”的难题,全乡农户的授信额度从创建之初的三万元提高到了二十万元,农民收入从1700多元达到现在的3800多元。

  暗流乡党委书记陈勇:“我们以政府的诚信,农民的诚信最后引来了香港裕东、广西温氏一批龙头企业,带来了技术、还来了理念,推动了暗流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我们的农民增收,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清镇的诚信农民建设中,政府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信用社既给予资金支持又密切跟进服务。让农民跟着好的项目稳稳赚钱。

  清镇农村信用社主任易成菊:“现在我们清镇市政府就是要产业来引导,龙头企业来带动,有市场的保证,有技格有管理的跟进,有信用社的一定的资金跟上,他才能够发展我们现在的产业。所以说,现在农户基本上风险很小。比如说他们养鸡,他养鸡基本上是保本的,最少赚钱都要赚每只鸡一块五。”

  清镇市委书记杨明晋:“我们的资金是跟着项目走的,项目是跟着基地走的,基地是跟着诚信走的,一旦失去诚信,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诚信就是硬道理。只有讲诚信,才能得到政府的扶持,银行的贷款,龙头企业的带动。”

  目前,清镇市已经吸引了贵阳三联、广西大发、广东温氏、众旺食品、香港裕东等30多家龙头企业落户,覆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开发等各个领域,涉农贷款余额2010年达到9点97亿元,是2006年的5倍。清镇的干部群众说,诚信就是梧桐树,诚信就是硬道理。

  相关报道:贵州省诚信农民建设推进会在清镇举行

  今日传播讯(记者 饶宏宇) 贵州省诚信农民建设推进会4月12日在清镇市举行。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强调,全省各地要把诚信农民建设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强社会管理及创新结合起来,与培育新型农民结合起来、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结合起来。

  他说,这次召开全省诚信农民建设推进会,推广清镇市建设诚信农民体系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改善我省农业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我省农业系统贯彻落实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活动添加了更丰富的内容。诚信农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

  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出席会议。


  评论:守住诚信的底线

  因为有诚信,清镇市十万农户获得最高二十万元贷款,用于发展生产。这印证了那句古话:诚实是立身之基,守信是兴业之本。

  诚信是什么?哲学家说:“诚,是一种智慧。”教育家说:“信,是一种品格。”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受利益的驱使,制假、售假、合同诈骗等等屡见不鲜,社会的信用链条遭到破坏,健康的经济秩序无法正常运转,诚信危机已成为继腐败之后的又一大社会问题。面对诚信危机,我国也做了不少努力。食品药品行业事故的事后严惩,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的追偿机制完善,贷款逾期后的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但是这些努力都只是望梅止渴、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挽救信用危机。

  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尽快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已迫在眉睫。在架构信用体系时,政府要制定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便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打击和抵制失信行为,推动信用制度的建立。政府还要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惩戒失信行为,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承担相应责任的良好氛围。我们相信,只要你、我、他共同努力,守住诚信这个底线,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健康有序的环境,我们的国家也将越来越诚信,越来越昌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