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失信损失高达5855亿 中国企业亟待补上诚信短板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1-04-14 10:36:58

从牛奶添加三聚氰胺、馒头使用增白剂,到猪肉添加“瘦肉精”……当前种种迹象表明,诚信危机已给中国企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近日召开的第6届中国质量信用峰会上,中国产品质量

  从牛奶添加三聚氰胺、馒头使用增白剂,到猪肉添加“瘦肉精”……当前种种迹象表明,诚信危机已给中国企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近日召开的第6届中国质量信用峰会上,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公布的白皮书披露,每年我国因为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人民币,而其中因为制假售假、产品质量失信的经济损失就达2000多亿元。

  “可以说,诚信问题已成为转型期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软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推崇诚信为本的价值体系,对于经商者而言,这一点更是尤为重要。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甚至是一些经营多年的名牌企业,也会在这个原则性的问题上犯错。”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孙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诚信危机严重损害了企业及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以此前备受瞩目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2008年之前,三鹿曾经的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品牌价值相当于150亿元的一个龙头企业,但此后因为三聚氰胺事件,三鹿“应声倒下”。三鹿事件并非孤案。从今年3·15晚会曝光的企业名单看,包括双汇、国美等知名企业均“榜上有名”。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企业都在诚信和商业伦理道德上遭遇了同样的危机?

  孙飞告诉记者,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尚不完善,于是有些企业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掉企业的诚信和品牌。另一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失信行为的制裁和惩罚力度有限,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这在客观上也纵容了企业的不诚信。

  在分析者们看来,诚信缺失将使中国企业品牌建设更加困难,这不仅不利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挖掘,也不利于国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主任曾水良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从国内看,由于企业诚信缺失,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购物和消费时缺乏安全感,消费欲望被压抑,影响内需扩大,整体经济不能健康持续发展。从海外市场发展看,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常常给人一种附加值不高和质次价廉,甚至假冒伪劣的负面形象。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不可能永远依靠价格优势,而只有通过过硬的产品质量使中国“中国制造”成为值得信任的标志,才能赢得国际市场。

  由此,如何补上诚信这个“短板”也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曾水良认为,企业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诚信的价值。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如果企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会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企业必须把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将诚信至上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解决这一问题,要提高对信用评估的认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质量信用评估相关立法工作,增强有关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比如,探索企业信用征集、评价和披露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建立企业质量信用‘黑名单’,实行奖优罚劣,对严重失信的企业坚决淘汰出局。”孙飞进一步告诉记者,目前这些办法在金融领域已取得较好效果,但在其他如食品安全等领域还未建立。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当前由于行业协会不独立,依附性强,公信力不足,甚至有些协会就是企业的代言人,所以做好企业诚信的工作,仅仅依靠企业或者行业自律还不够。社会对企业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样具有不可轻忽的作用。企业要树立诚信,需要多管齐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野鸡大学为何 年年打年年有?


北京晚报 2016-05-23 00:07:03

山东16家A级景区被“摘牌”


网络 2015-04-07 08:14:46

不动产登记能否降房价抑腐败


网络 2014-04-28 00:06:1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