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日前撰文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与张晓慧相似的是,随着央行不断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量化工具,市场开始猜测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上限。通过央行资金回笼角度考虑,结合货币政策对冲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日前撰文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与张晓慧相似的是,随着央行不断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量化工具,市场开始猜测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上限。通过央行资金回笼角度考虑,结合货币政策对冲新增货币因素,特别是新增外汇占款,市场人士得出了23%左右的答案。如果按23%的上限计算,若每次上调50个基点,央行还能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存准率会上调至23%?
20%,这是最新的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必需被冻结的流动性比例。从2010年至今,央行已经9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目前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
对于央行来说,调控流动性所能采取的货币政策无非就是央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综合多家券商、银行观点发现,多数专家均认为,年内存准率会上调至23%,加息也将继续进行。
张晓慧与人合著的《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和货币控制:1984-2007》这则论文中表示,最优存准率由存贷利差、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决定,以2007年存贷款利率水平测算,存准率最优水平大致稳定在23%左右。而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刚好与2007年大体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货币政策从紧至今,短短3个多月时间,央行已两次加息、四次上调存准率。但继续提准已成共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到年底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23%甚至更高。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无法设定上限,只要利息能覆盖商业银行成本,存款准备金率仍存在上调空间。央行近期在调控流动性的操作上,紧缩的意图丝毫未变。
近3 周以来,央行在逐步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本周投放资金1090 亿元,回笼资金2120亿元,净回笼资金1030 亿元,为去年4 月底、5
月初以来的最大周净回笼量。资金价格方面,6 个月票据直贴利率5.50%,这表明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然较为宽松。在目前时点来看,未来两个月有11480
亿元的正回购及央票到期,特别是5月份之前到期规模高达9420
亿元。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里银行资金仍然较为宽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昨日发行990亿元1年期央票,较上期增加490亿元。
一大型国有银行云南省分行人士表示,上一次如此巨量地发行1年期央票,还是去年3月16日,央行曾发行了1100亿元1年期央票。央行此前提准公开市场放量操作并未扭转市场流动宽裕的现状,央行可能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再度提准来继续回收资金。
通胀预期仍然在高位
通胀预期仍在高位,而准备金率主要是对冲到期的流动性,并不能替代加息。考虑到目前实际利率仍为负值,仍有加息必要和可能。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记者,政府已将控制通胀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低利率和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环境使得银行有动机将存款和信贷从其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出去。银行间市场利率走势也表明,虽然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但流动性水平仍然充裕。汪涛预计,2011年CPI年平均通胀率预计为4.8%。
“分析一季度例会声明,看不出明显的变化。”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对于今年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制高点,他预测将达到23%左右。他认为央行在制定系列货币政策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过,频率会放缓,不会像一季度那样每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改为每2个月上调一次。
银行4月贷款增速或反弹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接受记者采访的银行业人士认为,从一季度的情况,银行信贷在二季度仍将从紧,不过在涉农贷款和西部地区方面,相对会比较宽松,从紧的政策还将是大趋势。一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上月继续大幅回落,与市场预期吻合,显示央行信贷调控措施颇有成效。预计二季度信贷投放速度将进一步下滑,但由于在季度初放贷冲动下,4月贷款增速可能会有所反弹。
“货币政策收紧才刚刚开始。至少上半年,提准和加息都会仍将继续采用。”一大型国有银行云南省分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收缩流动性,而加息虽然能改善负利率情况,但会加重企业负担,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毛利率不高的行业企业,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此外,提高再贷款利率和发行央票等都是收缩流动性的手段。
上述人士表示,现在最关键的是全年能不能控制好货币发行量,能不能把货币的“龙头”拧到恰到好处。据悉,2011年全年的信贷额度约7万亿元,这与2009年9.5万亿、2010年7.5万亿的信贷额度相比,呈逐年递减的态势,但与2010年相比收缩幅度并不大。因为万一信贷规模收缩太快,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而前几年4万亿的投资,也需要后续资金供给才能顺利完成。
业内人士表示,货币供应速度与贷款增速的下降,反映出货币政策正逐渐向中性过渡,从一季度的表现来看,二季度的货币信贷相比一季度更为平滑,但总量依然不会骤然减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