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丧失 锦湖轮胎事件是商业道德沦陷

来源:北京商报 2011-03-22 10:04:15

今年的“3·15”晚会并没怎么看,但关于食品安全和汽车安全的两个案例给人印象深刻,这也让双汇集团的“健美猪”和掺了返炼胶的锦湖轮胎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被曝光之后,两家企业的反应不同,双汇连发声明致歉,而锦湖轮胎则质疑央视的判断标准。

    虽然不管是主动承认错误还是逃避责任,均无法回避和掩盖已经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危机,但锦湖轮胎“强硬”的态度却让外界感到不舒服。

    事件发生后,锦湖轮胎发表声明称,“天津工厂已经邀请天津市质检局前来工厂对相关生产线进行了检验,并现场回应了央视‘3·15’视频中报道的问题,简单通过视频中添加不同胶料的数量就判定我司违规操作,并不准确”。

    但被曝光后的第二天,央视对锦湖轮胎天津工厂的品质保证部部长尹宗大进行了采访,这时,尹宗大承认超量使用返炼胶用于轮胎制造的现象在工厂确有发生。

    事情到了这个阶段,按照“两套标准”生产不管是常态还是频率很低,锦湖轮胎都已经让外界不再信任,因为轮胎不像是汽车的其他配件,这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重要部件,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呢?

    据交管部门统计,在中国,46%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其中发生爆胎的占70%。而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当车辆行驶速度达到每小时160公里的时候,如果车辆遭遇爆胎事故,死亡率为100%。

    而根据一项统计数据,目前使用锦湖和锦湖轮胎配套的车辆可能超过1000万辆。这是多大的社会责任?不过,锦湖轮胎“善于狡辩”的功力在两年前就已经让外界领教过。

    2009年5月,国家质监总局对锦湖和韩泰两大知名轮胎生产企业点名批评,面对出现的轮胎鼓包问题,锦湖(中国)轮胎销售公司总经理金炯均当时对外表示,“企业生产的所有轮胎都没有出现鼓包那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现在锦湖轮胎出现的鼓包情况,绝大部分都是司机使用不当造成的,和质量没有关系”。

    其实,锦湖轮胎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市场形成“只要不承认,就不会有事”的心态,国家标准的严重滞后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执行的轮胎质量标准是1997年发布的标准,已与国外的水平相差了整整10年。而轮胎召回事件在美国早已形成常态,锦湖轮胎也曾在2004年和2006年针对美国市场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召回。

    通过这一事件,再次要求我们的企业要增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绝不能以损害消费者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否则,别说是发展,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