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推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1-03-20 15:56:52

在今天召开的201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企业峰会上,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行长杨凯生表示,中国银行(601988)业金融创新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通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来推动传统银行资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在今天召开的201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企业峰会上,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行长杨凯生表示,中国银行(601988)业金融创新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通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来推动传统银行资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跟立竿见影地补充资本金相比,杨凯生更关注银行业的转型问题。

  谈及中国银行资产业务转型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时,杨凯生表示,银行资产持有方式要进一步转型。一方面由于我们间接融资比例过大,实体经济运行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过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资产经营模式,特别是信贷资产的经营模式是以持有到期为主的,缺乏信贷资产的交易市场,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张,随着新的监管模式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不断提升,这种以资本占用水平不断增高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资产证券化是连接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增加银行信贷流通性的重要途径。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利于银行加快从贷款持有型向贷款流量管理型转变,探索出一条银行总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资本占用不无限增加,但是却可以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杨凯生认为,通过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来推动传统银行资产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分散银行系统性风险、降低银行资本占用、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加投资工具,满足投资者更多的投资需求。

  而对于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杨凯生认为,只要把握好两条原则,风险是可控的。

  “那就是既要有助于银行资产规模的受审,又不至于增加全社会的金融风险。既要坚持各类证券投资者风险自担的市场化规则,又要防止银行由于贷款可转让而滋生放松贷款审查管理的道德风险。关键是我们要精心设计适合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制度框架,同时也要相应调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政策,建立起合理的风险隔离机制。”杨凯生说。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杨凯生曾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内容之一,急需破题。而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是产品设计要合理,不能将资产的全部账面值证券化发行给投资者,而是要求发行人在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中承担次级责任,将发行人的债券清偿顺序放在最后。

  在杨凯生看来,中小企业贷款的资本占用较低,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促使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对提高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每一笔贷款资本占用了多少,除了与贷款金额的大小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贷款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贷款期限以及贷款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而大企业、大项目贷款与小企业贷款相比,固然违约率比较低,但由于其在贷款中采用信用放款方式的占比较大,按照新的监管规则,这些贷款风险缓释能力较低,一旦违约后损失率较大。加上大企业贷款期限相对较长,与国民经济关联度也比较高,按新的监管规则测算,同样大小金额的贷款,大企业贷款的资本占用最高,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最大。综合算下来,小企业贷款的资本占用不足大企业贷款的二分之一。”杨凯生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央行新规明年起实施 多家银行已取消信用卡超限费


扬州网-扬州日报 2016-11-22 09:44:2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