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3·15诚信从房产开始 辛苦赚钱 明白买房

来源:新浪房产 2011-03-15 16:56:00

又是一年315,房地产消费市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但房地产消费市场在商品房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2011年也许是房地产市场疯狂的一年。在这疯狂的背后,依然折射出了房地产市场的不成熟,经过

  又是一年315,房地产消费市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但房地产消费市场在商品房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2011年也许是房地产市场疯狂的一年。在这疯狂的背后,依然折射出了房地产市场的不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商越来越重视交付环节,甚至在交房前先请验房师把关,但整个市场依然纠纷频发,以下是比较典型的交房纠纷。  

  楼市315:辛辛苦苦赚钱明明白白买房

  春天到了,阳光照在人们的脸上,却没有留在楼市的胸中。市场不好不坏,节奏中踏出的依旧是平淡。生活中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产业平淡久了,人们的心情就难免会激动。尤其是楼市这样为买卖双方持续关注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

  卖方要激动,如此大的投资,自然期待相应大的回报,期限可以随行就市、拉长一下,但决不可以无限地延长,从去年开始的坎儿,楼市众人要齐心协力迈过,而大家不约而同的做法就是优惠促销。促销是目的,优惠是手段,为了前者,后者不可谓不丰富,有直接降价的,当然因为种种压力,这样的很少,有玩团购游戏的,有一次性付款减现金的,有送装修、送车库、送物业费的,还有赠送购物券的,五花八门,新意频出,要的就是消费者一句话“我要买房子!”

  买方同样不平静,房子是个相当实在的需求,老憋着也不是那么回事。虽然“观望”可以理解,但并非是观望者的本来意思。这一年来,大家出手少了,紧盯楼市的眼神却没有丝毫放松,买房置业的意愿更加强烈,如今有了如此这般多的优惠措施,谁的心态能够平如镜、淡如水?买房子是硬道理,优惠虽然只是引子,利用好了也可以让自己的置业之旅轻松加愉快。但话又说回来,谁家的红包沉甸甸?哪个楼盘的让利更实惠?这已经是现阶段准备出手的消费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购房故事

  说房子直接降价是促销的杀手锏,是因为前几天身边几个曾大呼房价不跌到谷底不买房的朋友,一旦听到房价下调的消息,均齐刷刷地赶往售楼处排队撞大运。薛先生一直信誓旦旦今年不见到房价触底不会当房奴,但就在上个月,当听说市区一楼盘价格降了1000多元,立马带着媳妇奔赴售楼处。在售楼小姐的热情讲解下,薛先生全方位了解了这个楼盘,但是就在询问房子总价时,居然还跟以前的价格相当。“这并没有降啊,怎么都说降价了呢?”对于薛先生的疑问,售楼小姐给出了正解,原来,该楼盘各类户型大都有一些赠送面积,之前开发商公布的是没有把赠送面积折算进去的价格,而现在告诉大家的是将赠送面积折算进去之后的价格,所以购房者们都感觉楼盘降价了,但实际上只是开发商在宣传的角度上做了一点调整。

  专家解析

  “不管什么商品降价总是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开发商打出的楼盘降价也不例外。”业内专家龙江说。但目前岛城的楼盘降价虽已出现,但一来数量不多,二来也有一些“小花招”。上文购房者遇到的就是折算面积的问题,价格其实没有变化,只是公布出来的价格依照怎样的标准来计算而已。购房者在购房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市场价格,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价格比照。

  有专家指出,“有的楼盘拿出积压多年销售不出的尾盘,借着楼市低迷的光景儿大喊降价,不过是凑热闹,市民在购房时还是需要睁大眼睛!”而有的楼盘虽然房子质量品质俱佳,但肯降价的就那么几套,户型设计上要么袖珍小巧要么属巨无霸豪宅级别,对买房自住的普通市民来说非常不实惠。

  购房故事

  既然楼市也学商品市场打折让利销售,消费者当然希望等房子出现一个“跳水”级别的折扣后再出手购买。

  徐先生前些日子在陪妻子逛超市时接到售楼员派发的打折促销广告,还是抵挡不住广告的诱惑,决定去看看房子。

  等到了现场,徐先生发现尽管9折的口号吸引来不少咨询的市民,但售楼处却并没有意料中的那种抢房子的气氛。原来开发商所说的打折在提价的基础上打了9折,而据人介绍几天前该房子的均价还是8800元/平方米,看来开发商为了打折临时提高了房价,打折后每平方米反而比先前贵了20元。“享受折扣后每平方米反而要多花钱,让人心理怎么平衡?”徐先生悻悻地说。

  专家解析

  楼市分析人士张百忍先生认为,对急需置业的购房者来说,楼盘打折促销无疑是比较好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陷入“打折门”内的楼盘也多以项目尾盘为主,或者开发商推出打折时会附加各种各样的条件,这些条件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讲是不甚合理的。因此购房时需格外留意,擦亮眼睛购买质优价廉的房子,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张百忍说,购买打折促销尾盘时,不妨重点考虑以下几点:尾盘项目在楼层、朝向或房屋格局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欠缺,所以消费者不可一味追求低价;听听已经入住的业主对楼盘项目的口碑,比如物业及住宅品质等方面,此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签合同时别忘了仔细斟酌,要对合同约定的各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表述清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甚或买到打折后的“缩水楼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017全国两会热点


2017-03-11 23:08:00

全国44家A级景区摘牌


网络 2015-04-12 09:51:07

中国红十字会


网络 2013-09-22 23:5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