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315“打假”也需提防“假打”

来源:睿商在线 2011-03-14 15:06:50

早晨时间匆忙,写了一个和微博一样短的博文《315,维权表演时刻到了》,内容如下:两会刚结束,315又来到了,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都从两会转移到了消费者维权上,有关的维权机构也不时时机地总结“XX年来”的成绩,为消费

    早晨时间匆忙,写了一个和微博一样短的博文《315,维权表演时刻到了》,内容如下:两会刚结束,315又来到了,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都从两会转移到了消费者维权上,有关的维权机构也不时时机地总结“XX年来”的成绩,为消费者“减少XXX亿元”的损失。
 
    与媒体几近泡沫的热炒不同,我更想知道,这些维权者和媒体,314在干了些什么,316又准备干点什么。517、618、719又计划为消费者干点什么。如果只把315当成一个维权表演,那肯定和足球的“假球”一样是“虚假”的表演,如果只借315捞财,那更比足球的“黑哨”还黑。
 
    WEB2.0时代了,人人都是媒体,天天都是315。有人说,你能说明白点吗?那我就给网友提供一点素材,《金羊网》头条,《金羊网—新快报》的文章《“晒黑”成潮流 维权网站打“3·15”旗号讹诈》。 摘两段:商家投诉:网站以曝光为名要钱“我是北京XX质量维权网的,有篇报道称你们公司的鞋含致癌材料,我们将转载到网上去,你看怎么样?”近日,广州某鞋企老总何先生就向本报记者报料称,有维权网站以登载该公司的负面报道为名对他进行敲诈勒索。何先生告诉记者,上月底,媒体曾刊登了广州市质监局的一个抽查报告,里面提到他公司的粘胶皮鞋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属于不合格产品。结果公布后,他们认真整改,已经合格了。然而,就在前几天,自称北京某质量维权网的人对他说,“我们要转载刊登这篇报道。”要转载怎么不去找报社,反而找到企业?何先生与他们接触后才知道,对方的意思是让他“花钱消灾”,想以此来敲诈勒索。业内爆料:投诉成网站经营资源“不管什么投诉,都可以放在我们网上。只有投诉多起来,才能形成影响力。”
 
    据某维权网站工作人员余先生说,网友投诉是维权网站的主要线索和资源,也是网站获取利润的基础。一名网络从业人士介绍,有的小维权网站会拿投诉直接找商家私了,谋不义之财;封了再做过一个,“反正两天能做好一个,成本也就50至100元钱。”另有一部分网站是先注册一个名为科技或网络的公司,或挂靠一个职能部门,再开通网站。通过网站进行造势、“借力”,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又是315了,大家又想起了替消费者维护权益,每年只有这一天想到,让人觉得悲哀。但更可气的是,有的媒体或网站借“打假”之名“假打”,讹诈商家以获利。这就有了我博文《315,维权表演时刻到了》中写的:如果只把315当成一个维权表演,那肯定和足球的“假球”一样是“虚假”的表演,如果只想借315捞财,那更比足球的“黑哨”还黑。
 
    有人说,这样“假打”的讹诈的只有网站这种形式吗?我想,不用我回答了,天下人都知道,肯定不是。比这些网站更令人气愤的是那些有权威背景的媒体,毕竟小诈骗网站只是给一个企业挠挠痒痒,而权威媒体的曝光可能导致一个大型企业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破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造假的公司能被发现,“假打”同样会被嗤之以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