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记者至今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记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作完这一段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报告后,掌声热烈。
对此,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促进民生改善、抑制投资投机购房需求、优化信贷结构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确保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自身平稳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我们看到,2010年,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统一部署,三次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同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今年1月26日,“新国八条”出台……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对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0.7倍;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暂停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目前,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较好,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个人住房贷款新增量逐步减少。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李明昌告诉记者:“要切实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其中涉及到的信贷政策主要是差别化的住房政策,这是配合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个政策。目前,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关于首付款的政策和利率政策。一方面要满足个人对住房消费
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房地产信贷,特别是个人住房信贷的一些风险的管控。与此同时,对于保障性住房的信贷需求要根据国家的政策积极给予支持。”
有代表委员指出,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和风险防范,提高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效果。我们看到,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量减少,促使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向小企业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转移。差别化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向民生领域倾斜,重点支持首次置业和适度改善的住房需求。首付款比例的差别化是抑制投资投机购房需求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首付款比例提高幅度符合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判断。居民购房贷款的利率敏感性进一步增强,有助于提高信贷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全国政协委员宋林飞表示,我国房地产业的“金融特点”日渐突出。截至2010年底,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类贷款占比超过20%,银行贷款已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70%。房地产市场出问题,金融风险会随之放大。更重要的是,房价过快上涨会吸引资金“抽离”实体经济,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带来不利影响。
此前,银监会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关注房地产需求增速可能明显降低的潜在影响,认真审视自身业务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加强行业信贷集中度管理,科学制定房地产行业信贷战略、合同期控制和抵质押风险管控措施,避免信贷风险过度累积,实现良性发展。要探索开展多种压力情景下房地产贷款综合压力测试,对有重要影响的客户,要开展敏感性分析,深入分析其资金链和现金回流情况,并建立必要的风险应急机制。要按照更严格和更审慎的标准,建立房地产客户的内部评级体系,开发针对房地产企业集团整体的风险计量和评估方法。银监部门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法规的要求,审慎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经营,切实做好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工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专家指出,在现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中,购买首套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是基准利率的0.7倍。金融机构在政策确定的区间内,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地域、不同时点等因素,确定或调整具体利率水平,体现了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选择权,不涉及政策调整。从当前市场状况看,还需要继续坚决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与其他各项政策密切配合,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国家房地产调控目标的实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