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誉缺失 对冲基金将遭投资者惩罚

来源:腾讯财经[微博] 2011-02-28 17:13:48

北京时间2月18日早间消息,对冲基金行业可能迎来一轮理性的大爆发。 目前,投资者正在对那些涉嫌问题交易行为的对冲基金进行惩罚,并且对后者在不断上涨的管理费用上施压。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表现出少见的强硬立场,坚称他们不会仅仅在新规则颁

    北京时间2月18日早间消息,对冲基金行业可能迎来一轮理性的大爆发。

    目前,投资者正在对那些涉嫌问题交易行为的对冲基金进行惩罚,并且对后者在不断上涨的管理费用上施压。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表现出少见的强硬立场,坚称他们不会仅仅在新规则颁布时象征性的采取一两次行动。

    对于整个对冲基金行业而言,其经营模式可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行业总是宽容对待失败且忽视问题。

    回忆一下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情况,这家规模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对冲基金于1998年轰然崩盘,事实上这也预示了十年之后那场规模更大的金融危机。L.T.C.M.的崩盘原因则是过高的杠杆比率及巨大的衍生品头寸。

    随后,华尔街在纽约联储的安排之下对L.T.C.M.实施了救助,不久之后,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均表示希望对对冲基金行业实施改革。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作为L.T.C.M.崩盘的主要责任人,约翰•梅理维瑟(John W. Meriwether)在不久之后再次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并组建新的基金,而最终却再次遭遇失败。在对冲基金行业起起落落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一直是以旁观者的姿态远远观察,并没有实施密切的监督。

    现在,在经历了2007年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对冲基金行业终于出现了迎接变革的迹象。另外,由于对冲基金并非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这次变革来临的时间点也更令人感到吃惊。事实上,相比之下,银行,特别是华尔街的银行,才应该为此次金融危机承担主要责任。而尽管大量对冲基金在此轮危机中倒闭,但是其远远无法产生系统性风险。

    无论如何,对冲基金行业的变革总是受欢迎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体系如何为企业“解渴”


网络 2014-05-21 09:30: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