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从微博上曝光的中石化内部通知称,为给成品油价格上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中石化要求各下属单位网络宣传员,要以中石化以外网民的身份,在各大论坛、博客发表文章,论述成品油涨价的合理性。而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则称,这是为了更好与网民沟通。(
近日,一份从微博上曝光的中石化内部通知称,为给成品油价格上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中石化要求各下属单位网络宣传员,要以中石化以外网民的身份,在各大论坛、博客发表文章,论述成品油涨价的合理性。而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则称,这是为了更好与网民沟通。(2月13日《解放日报》)
其实,中石化这种组织内部职工宣传涨价合理的做法,跟一些地方水电煤气涨价听证会,找来一些“托儿”当代表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想涨价,而且涨价理由听起来也似乎合情合理。可是,他们又似乎知道,这些合理的理由被他们以往不合理的操作搞得真假难分了。于是,为了保证完成涨价,找来一些“托儿”或者“水军”来制造氛围,然后相关部门借坡下驴,以顺应时势的姿态完成涨价程序。这种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的涨价看似天衣无缝,实际却是漏洞百出。因为,这种人工制造的民意,终究会因为不符合更多民意和民调,而露出狐狸尾巴。到那时候,损害的只能是那些制造假民意的幕后推手,比如中石化。
中石化如今在油价上涨方面的发力,已经让人看到他们心虚的一面。按理说,市场经济下,任何产品因为正常的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而进行调价,都是正常和合理的。农副产品如此,油价也不例外。只要国内的油价是严格按照市场供需关系进行调价的,公众是没理由反对的。可惜,国内石油调价向来不走寻常路。国外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紧紧跟进。而国外油价大跌时,国内油价却总是在装睡。长此以往,中石化等在国内油价上调的问题上已经失去了公众的信任,这时候他们就算是把涨价理由说出花来,哪怕真的是根据市场需求调价,也无法取得公众的信任。
这就是一种信任危机,一种完全凌驾在市场规律上的不信任感。就像寓言故事中,那个总喜欢用“狼来了”忽悠大家的小孩,当公众对中石化的石油调价不再信任时,指望真正的民意来为石油调价做舆论铺垫显然不太现实。这种背景下,中石化要想调价,只能剑走偏锋,让内部人打扮成普通网民的身份,然后发表文章,鼓吹油价上调的合理性。一个国内的石油寡头,在油价上调问题上,居然用这种小伎俩,着实很可悲。中石化通过民意造假,换来油价上调一时便利的同时,也换来了无法挽救的信任危机。
其实,中石化为油价上涨所制造的假舆论,跟头段时间,一些政府网站搞调查只设置非常满意和满意两个调查选项很相似,都是典型的自欺欺人。他们或许可以用手中的权力达到他们想达到的目的,比如涨价,但为了这个目的却付出了失去公众信任的代价,而这种代价又是花多少钱也弥补不回来的。所以,还是奉劝那些拥有权力的企业或部门,好好算算得与失,别做赔本买卖。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