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投放问题已更多体现为风险问题,监管者、大股东、银行总行如何能使风控新规不致“泥牛入海”? 商业银行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不足50%的现况,促使银监会当下接连祭出两道“杀手锏”。
今年的投放问题已更多体现为风险问题,监管者、大股东、银行总行如何能使风控新规不致“泥牛入海”?
商业银行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不足50%的现况,促使银监会当下接连祭出两道“杀手锏”。
一是各行要确保2011年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达到80%以上,针对执行不到位的金融机构,银监会将采取对不到位贷款提高资本附加和增加拨备,与央行联合调减贷款规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至限制市场准入、暂停相关业务、限制贷款发放等联动监管措施。
贷款新规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再是银监会上报的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复。“预计最快3月份,具体指引就会下发。”一位大行风险部负责人透露。
“总之,就是要动真格,要求信贷科学合理投放。”一位监管人士如是说。
但一位大行的分行长告诉本刊记者,履行“科学投放”已然使他吃了苦头:他所在的分行因合理投放而致业绩不太好看,但存款因此在省行系统内保持了惟一正增长,却仍受到了上级分行当众批评,并给该分行加大了今年投放任务。
“作为大股东,担心退潮之后不良资产就要水落石出。”一位汇金公司高管告诉本刊记者。汇金年度工作会议刚刚落幕,他们提醒控股银行要在承担宏观调控职能的时候,把自身的稳定经营作为前提。
2月的最后一周,随着工行、建行的分行长会议的召开,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对2011年的信贷投放已然“心中有数”,在多数受访与会者看来,投放多少,如何投放,已不仅是经营问题,更是风险问题。
上下对弈
2月21日召开的工行分行长会议上,行长杨凯生将各家分行的经营情况用不同颜色在地图上做了对比和解读,令排名靠后的分支机构感到了切实的经营压力。而下午的分组讨论过程中,不少机构都表示手头的规模配额很紧,不好办。
本刊记者获悉,在几大银行的分行长会上,分行长们都不约而同地向总行大吐苦水,表示规模压缩后,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压力不小。
如一家大行西部分行的行长表示:“西部发展刚刚起步,梯度转移还在进行,但贷款规模却在不断收紧,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而过去几乎来者不拒的个人贷款,受限于规模,也在不断收缩,按照基准利率发放的个贷正逐步减少,部分地区的贷款利率已经较基准利率上浮了1.2到1.3倍。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权威人士分别向本刊记者证实,2011年四大行贷款预增规模分别为:工行8800亿元(对下安排暂为8200亿元),建行7500亿元(对下安排暂为6800亿元),农行6200亿元,中行6000亿元以上(根据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的情况动态调整)。知情人士透露,各行规模基本得到了央行认可。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工行与建行为分行们预留了规模空间,为了给后期经营留有余地,在对下分配规模时,做了保守安排,这基本源于分行的投放冲动不减。
仅从投放规模看,较上年的总量并没有太大落差,不过增速已出现较大回落。
而且有银行高管表示,虽然名义规模与去年相差无几,但2010年银行信贷尚有不少腾挪空间,如信托理财依然旺盛,而一些票据也尚有转为贷款的空间,加上2009年投放的部分贷款延迟使用,所以2010年实体经济中的信贷规模接近10万亿元。
至于今年,有银行家表示,今年对地方政府而言,他们普遍关注的无外乎三个问题:规模能否再多一点,到底是真紧还是假紧;价格是要真压还是假压;节能减排是真做还是假做。而各地政府对三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会以何种方式对银行的信贷投放施加影响,而各地在产业政策选择上的差异,也将对银行管理其信贷资产质量带来不小的挑战。
“银行有自身的难处,一旦投放回归常态,那么如何维护老客户就成了一大问题,而且他们也十分担心退潮后会露出礁石,不良资产会暴露。”接近四大行的权威人士直言。
今年的投放问题已更多体现为风险问题,监管者、大股东、银行总行如何能使风控新规不致“泥牛入海”?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