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年龄和个性同信用负债密切相关

来源:网络 2011-02-22 15:31:35

信用负债的出现,部分原因在于银行推广宣传过度。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信用负债出现的根本原因。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信用负债不断加深的原因,如“生命周期理论”、“持久收入假说”、&ld

   信用负债的出现,部分原因在于银行推广宣传过度。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信用负债出现的根本原因。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信用负债不断加深的原因,如“生命周期理论”、“持久收入假说”、“上瘾理论”以及“延迟享乐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对信用负债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从中国大陆当前的信用负债程度看,信用负债还是需要加以客观分析。信用负债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信用负债一旦失控,将会是一场灾难。我们需要找到促成信用负债的真正原因,从而便于监控和管理。

    银行调研数据和实证研究表明,年龄和信用负债呈倒“U”型关系。随着消费者年龄的增长,循环信用和小额分期付款使用的可能性和额度会不断增加,35-37岁成为信用负债的主要群体,此后,信用负债会随着消费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同时,男性比女性使用循环信用的概率要高12.83%。

    同时,信用卡持卡人对金钱的态度、对信用卡以及负债的态度,也会进一步影响其信用负债。这就意味着,持卡人的个性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信用负债的产生。与循环信用使用行为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自控、内外控、自我效能、自尊、延迟享乐等等同自我控制有关的个性因素。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差的消费者,其循环信用使用程度更高。与小额分期付款使用行为相关的个性因素,主要包括寻求感官新鲜感、刺激性等人格特质,因此,小额分期付款的主要使用地在电子商场、新型的购物网站以及媒体购物等。

    与信用卡属性以及持卡时间有关的一些因素,也可以解释持卡人的信用负债。在循环信用使用行为方面,信用额度每提高1000元,消费者使用循环信用的概率就会降低2%。同时,消费者持卡时间越长,其使用循环信用的可能性越低。消费者在某个季度的消费额越高,其使用循环信用的可能性越高。而信用额度往往会使消费者产生“收入幻觉”。

    上述不同类型的变量,各自的解释能力并不相同,其中,态度变量的解释能力最强,其次依次是人格特质变量、信用卡属性变量以及人口统计变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一图读懂协调发展


2016-03-07 21:39:16

快递实名制需要破茧成蝶的勇气


网络 2014-01-11 10:27:2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