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大陆的信用卡现状看,信用卡危机也许暂时不会爆发,但是,随着日益增加的信用卡债务,为了避免出现信用卡债务过快增长、银行陷入信用坏账泥潭、消费者步入信用负债的深渊,我们还是有必要深入探讨信用负债产生的原因,以便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维护
从中国大陆的信用卡现状看,信用卡危机也许暂时不会爆发,但是,随着日益增加的信用卡债务,为了避免出现信用卡债务过快增长、银行陷入信用坏账泥潭、消费者步入信用负债的深渊,我们还是有必要深入探讨信用负债产生的原因,以便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维护整个国家的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定。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看法,由于缺乏建基在现代簿记制度和算计基础上的理性化进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能够在中国和印度等东方社会出现。不过,最近30多年来,由于充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市场经济终于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包括信用卡消费在内的信用经济和信用制度更是在中国出现了超常的发展。
中国经济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得以幸免,但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还是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现在的问题是:金融危机对中国信用卡业的影响究竟如何?信用卡危机在中国是否已经出现?
众所周知,在中国大陆,信用卡债务最主要的来源是循环信用债务和信用卡分期付款债务。《2010中国信用卡测评报告》及《2010中国信用卡用户使用行为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大陆信用卡的数量已突破1.9亿张,信用卡消费者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相关数据同时表明,中国大陆信用卡分期付款渗透率已经超过20%,循环信用渗透率超过了10%。由此看出,中国大陆的信用卡负债现象已经初见端倪。与此同时,循环信用和信用卡分期付款逐渐在中国大陆各城市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信用卡坏账风险依然非常高,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9.21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6.19亿元,增长8.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地区的信用卡债务不容忽视。同时,不时见诸媒体的报道所揭露的信用卡严重负债案例,也常常让人瞠目结舌,例如“80后购物狂,‘以卡养卡’欠债百万,父母卖房产偿债”之类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卡奴”正在不断出现,严重的信用负债隐患成了不争的事实。
尽管当前中国大陆信用卡债务日益显现,但是还是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风暴还不足以在中国大陆引发信用卡危机。在他们看来,一方面内地各银行发卡目标人群的定位大致相同,发卡范围主要集中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并且银行更多地关注发卡数量,因此造成一人多卡的重叠发卡现象极其严重,其中活跃卡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约占总发卡量的30%;第二,即便有一部分持卡人因此在经济上出现了危机,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小。中国大陆的信用卡产业化步伐还只是刚刚起步,传统的社会消费观念,以及尚未成熟的信用卡产业模式,无意中成为中国大陆信用卡产业避免直接受到这场经济危机冲击的一道“防火墙”。
从中国大陆的信用卡现状看,信用卡危机也许暂时不会爆发,但是,随着日益增加的信用卡债务,为了避免出现信用卡债务过快增长、银行陷入信用坏账泥潭、消费者步入信用负债的深渊,我们还是有必要深入探讨信用负债产生的原因,以便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维护整个国家的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定。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