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春节消费 认清陷阱

来源:中国网 2011-01-27 09:08:29

■张俊整理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黄金周,各大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促销让人们“掏钱包”。面对琳琅满目的过年促销,我们如何能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做到既买到自己该买的过年物品,又能识穿商家不正当的促销陷阱,

■张俊整理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黄金周,各大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促销让人们“掏钱包”。面对琳琅满目的过年促销,我们如何能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做到既买到自己该买的过年物品,又能识穿商家不正当的促销陷阱,不花冤枉钱?

  一.列出一个大致的消费计划表,可将消费分成“必需”和“非必需”两种类型。避免过多的冲动消费行为。现在超市很多,购物很方便,不用一次性买很多零食、干果,以免吃不完浪费。因此,食品年货没有必要购买很多,可随时需要随时购买。

  二.保持消费独立性,避免“羊群效应”。春节期间,商家及大型卖场营造喜庆的气氛,从视听等多方面刺激人购买的欲望,让人不自觉地产生消费行为。一般而言,节日间的消费价格会低于平时,但不是价格便宜的东西就是自己需要的,要在确定自己的需要基础上,不要一窝蜂地去购买“便宜”商品。

  三.少用信用卡消费。“80后”消费观念超前,刷卡购物很流行。在节日期间,频频“潇洒”刷卡隐藏着透支消费的隐患。人在刷卡时一般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刷卡消费成了一种数字游戏,对钱的多少没有实际概念,不少人往往因此出现透支。

  四.提高免疫力,警惕价格陷阱。不排除一些不诚信商家会采用障眼法,先提高价格,然后在打折时刻意压价,消费者其实并未享受到真正的优惠。

  五.固定卖场消费,换取积分。避免盲目性逛街购物,可锁定几家常去的百货商场或是经常购买的品牌。这样一是可以获取更多消费积分,二是可更了解商场或品牌动态,以确定商家有无先提价再打折的促销手段。

  ■链接      消费陷阱逐个看

  1.购物返券,循环消费。一些商家推出“买300送100”之类的促销手段,但送出的往往并非真金白银,而是礼券,这样你就钻进了商家精心设计的“循环购物”的圈套,买了很多不必买的商品,甚至是买了商家的积压陈货、滞销商品或残次商品、假货。

  笔者同事小陈在购买某款衣服并获得“满300送120”的返券后,却发现店内根本没有与120元相匹配的衣服。这时,消费者要么选择低于120元的服装,要么就要加钱购买价格高于120元的服装。最后,小陈又花钱买了一件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因此,市民要关注返券到底能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2.连环打折,刺激多次消费。一些商店打出“买2件打8折”,“3件打7折”等类似广告,目的是刺激消费者在店内多次消费。

  3.买一赠一,此一却非彼一。一些商店打出购买某种较贵商品可享受“买一赠一”的优惠,可是,消费者购买后发现,赠送的物品根本不是原来的商品,而是其他比较廉价的小商品。

  4.赠品质量堪忧。由于赠品产品质量存在瑕疵,又没有赠品发票,在赠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消费者不易维权。市民应对赠品质量多留一个心眼。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