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企业多把上市当结果 有基金对破发拍手称快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01-26 17:26:15

机构抬轿子终尝苦果。新股高市盈率的罪魁祸首虽然不是机构,但券商、信托、社保、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觑。   有基金对破发“拍手称快”   券商抬价最为明显。例如,在目前30余只破发新股中,东吴证券给

  机构抬轿子终尝苦果。新股高市盈率的罪魁祸首虽然不是机构,但券商、信托、社保、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觑。

  有基金对破发“拍手称快”

  券商抬价最为明显。例如,在目前30余只破发新股中,东吴证券给予其中10只新股较高的询价,是“出镜率”最高的证券公司。粗略计算,该券商网下询价平均高出新股最终发行股价约18%。以被称为“海普瑞(125.13,1.74,1.41%)第二”的新股华锐风电(72.54,0.29,0.40%)为例,华林证券给予138.68元的询价价格,较华锐风电90元的发行价高出54.09%。

  基金公司当然少不了参与其中。例如,从机构对亚太科技(33.20,0.25,0.76%)初步询价报价情况来看,鹏华旗下6只基金包含两只社保基金在内,给出了44元/股的报价,中欧也给出了42.6元/股的报价。在新都化工(28.78,0.36,1.27%)的网下发行报价中,招商基金旗下5只专户一对多产品,给出了39元/股的最高报价,高出发行价15%,中信旗下的中信稳定双利基金也给出了38元/股的报价。

  让人感慨的是,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社保基金竟也列入追风中枪的名单。以近期破发的创业板新股通源石油(46.780,0.79,1.72%)为例,网下询价期间的最高询价为60元,是由云南国际信托和东吴证券给出的;而较低的59元询价,则由三家机构报出,包括两家社保基金,分别为社保502组合和社保407组合,较最终发行价51.10元高出15.46%。

  当然,三个月的锁定期规则使他们得到了“血的教训”。统计数据显示,自新股发行改革以来,9只首日破发的股票中,53只打新基金被套。这53只基金首日浮亏合计达到7908万元,其中以招商基金和华夏基金受灾最为严重,分别浮亏1079万元与638万元。

  “新股破发是件好事!谁说打新股就一定能赚钱?”上海某基金公司投研部负责人直言,新股破发的关键原因在于发行市盈率过高,而发行率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股发行制度。“这也许能引起市场和监管部门的注意,有利于改变这种畸形的市场形态。”

  机构开始慢慢回归理性

  国都证券策略研究员张翔认为,新股破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行价过高甚至超过了二级市场同行业个股价格。由于此前定价过高,询价机构自身的账面损失也较大,这会使得其在今后的询价中更加谨慎。

  在破发压力之下,基金参与打新的策略也偏向保守。南方某基金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表示,基金就目前的破发潮,在整体应对上都倾向于更加保守。尤其对于那些需要有3个月锁定期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是无力承担大规模高溢价发行后的压力。选择个股,一定要有基本面支持,三个月锁定期满一解禁就卖出。上海的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如果存量股票里已经有与新股类似的品种,但估值又比较便宜,没有必要打新。

  南方某基金公司投研部负责人认为,改变新股发行规则才能治本。保荐机构为获得股票发行方的青睐,必然会攀比高发行价。目前的高价发行已经透支未来多年的业绩增长,很多企业并不是把上市作为过程,而是作为结果。而最终为风险埋单的,可能就是处于弱势群体的投资者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