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房贷实行收紧政策之初,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普通购房者、业主和中介公司。可是三个月过去了,这一现象仍没有多大改变,多单二手房交易仍被卡在银行,什么时候能成功过户,交易双方和中介公司心里都没底。问题久拖不决,涉
在本地房贷实行收紧政策之初,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普通购房者、业主和中介公司。可是三个月过去了,这一现象仍没有多大改变,多单二手房交易仍被卡在银行,什么时候能成功过户,交易双方和中介公司心里都没底。问题久拖不决,涉事几方之间发生争执在所难免。客户指责中介公司“骗人”,中介公司又备感委屈,毕竟房贷搁浅与中介公司无关。在政策调控期,备受市场关注的二手房交易市场的诚信问题一下子成为了“诚信难题”。
客户 中介承诺的事情不靠谱
最近两个月来,不时有购房者到中介地铺讨说法。在一些中介地铺,甚至出现了多个客户同时上门与中介人员理论的情况。2010年11月至今,随着交易被卡时间的持续,这种情况似乎越来越常见。客户与中介讨说法的重点,就是敦促中介尽快完成交易,否则要退还有关款项(如诚意金)。客户与中介的争执不仅持续时间长,并且涉及很多中介公司。据了解,由于前段时间多家商业银行几乎完全冻结了二手房交易贷款业务,绝大部分依靠商业银行贷款支持的二手房交易陷于停滞状况,市区几乎所有中介公司的生意都直接受到了影响,部分处理不当的单子还导致争执愈演愈烈。
据多位涉及纠纷的购房者反映,当时看过房子之后,谈好了价格,中介业务员表示只要客户交了诚意金之后,提供购房有关的材料,中介公司就可以“全包”了。谁料交易被卡在银行那关,什么时候才能顺利过户,也就遥遥无期了。在无法完成交易的时候,购房者要求中介公司退还有关的费用,却被各种理由继续拖延,或者直接被告知不能退还,这种做法让人难以接受。
中介 银行不放款中介无能为力
对于近期多家商业银行采取收紧政策而导致交易搁浅的状况,中介公司也大喊“冤枉”。首先,银行是否能够顺利审批贷款,那是银行方面的事,中介公司只能通过私下努力去争取,但是这根本不能影响银行的决策。所以在调控政策施行期,中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交易在银行被卡。其实,中介公司也是受害者,交易不能如期完成,中介就不能如愿拿到佣金,很多交易程序都悬在半空,反而纠纷不断。另外,受银行按揭因素影响,人们购房热情明显下降,中介生意明显变淡。
中介公司在整个房产交易中,充当着居间服务的角色,是连接业主和购房者的纽带,并提供寻找房源、协助洽谈价格、帮忙办理手续等服务。日常市场交易过程中,很多中介公司实际上起到了“全包”的作用,确定交易之后,在税费缴纳、申请银行按揭、办理过户等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一条龙式服务,而客户只需要提供有关材料、缴纳相关费用即可。这一状况让部分客户产生了误解,认为只要提供了材料,交了钱,中介公司就可以全盘搞掂。加上某些中介业务员经常在客户面前吹嘘“上天下海”之能事,这更增加了部分客户的误会。
调查 有人不践约有人趁机起哄
在这样的争执中,究竟谁占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纠纷确实是中介公司承诺不兑现而导致,有的是因为双方误解造成,另外一种情况是某些客户趁机起哄的结果。
在交易过程中,业务员为了留住客户,承诺只要客户配合,交易的有关问题均由中介公司搞掂。在2010年下半年,二手房交易趋热,中介公司之间、业务员之间为了争取客户,做出了多种努力,承诺帮忙一手搞掂交易便是其中之一。结果问题一出现,承诺成为把柄。
很多购房者认为,只要准备有关材料,交了费用,其他事情就可以让中介来帮忙搞掂了,其中包括银行按揭。在交易过程中,购房者与中介公司没有对银行按揭事项做深入讨论,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无任何准备,结果问题出现后双方都束手无策,只能互相指责。
购房者趁机起哄也是造成争执的一个原因。有的购房者看到大家都去中介公司讨说法,自己的房子交易同样被卡在银行那关,于是就趁机去“凑热闹”。之所以有人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对中介公司的服务不满意而有“报复”心理,或者对房子不满意又无中断交易的理由,于是趁着房贷纠纷频繁之际向中介施压。
记者手记
诚信也是个技术活
很多人做事坚持诚信的原则,结果还是被诚信问题困扰;中介公司在口头上几乎无一例外地标榜自己的诚信,结果还是身不由己地陷入与诚信有关的纠纷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一旦在诚信方面有污点,信誉和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从近期惠州二手房交易市场上连续出现的关于房贷引发的纠纷可以看出,诚信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技术活。
作为普通购房者,自己是否轻易听信了某些中介人员的口头承诺,是否真正明白中介的服务范围?如果在交易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并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那么一些重要的承诺将会被写进书面文件,也不会轻易相信中介就能轻松搞掂房贷问题。
作为中介公司,在明确诚信经营原则的同时,是否会加强公司管理和培训,让诚信经营自上而下,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具体的交易中去?如果明确这些,就不会出现某些业务员在客户面前作出不切实际承诺的状况,出现了争执,也会有自己的一套补救措施,不至于让客户的情绪得不到安抚,让事情变得难以收拾。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