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叔侄魂归故里 诚信身后长青

来源:楚天金报 2011-01-14 09:15:39

楚天金报讯 图为:大冶的父老乡亲迎接“诚信叔侄”回家(特派记者曹大鹏) 昨日下午的大冶市保安镇,阴沉凄冷。瑟瑟寒风中,三千名乡亲,在默默等候着“诚信叔侄

图文:叔侄魂归故里 诚信身后长青

楚天金报讯 图为:大冶的父老乡亲迎接“诚信叔侄”回家(特派记者曹大鹏)

    昨日下午的大冶市保安镇,阴沉凄冷。瑟瑟寒风中,三千名乡亲,在默默等候着“诚信叔侄”的归来。

    这一对平凡的乡亲,用生命定格的诚信,感动了咸宁,也感动了家乡。如今,这一对不平凡的乡亲,化作了亲人手中的一捧灰土,永归故里……

    工友亲友相伴最后一夜

    冬夜寒彻骨,永别痛心扉。前晚是王余前、王怡才叔侄在咸宁的最后一个晚上,守候在灵堂的工友有增无减,几十名工友和亲人在这寒冷的冬夜陪伴他们最后一程。

    凌晨2时30分,记者赶到殡仪馆送别这对朴实无华而又令人敬佩的诚信叔侄。“他们凭着诚信和勤劳在咸宁打拼了20年,我知道他们不忍心离开这片土地,不忍心把悲痛留给我们。”十几天,带着悲痛在奔波,叔叔王有余和侄儿王英志身心俱痛,他们双眼布满血丝,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王有余告诉记者,叔侄俩的遗体之所以到今天才火化,是想让他们在这个他们倾注了20年心血的“第二故乡”多呆几天,多看几眼。

    “几次灵堂发工钱,让我们在悲痛的同时,感动得流泪,而今晚我们是痛彻心扉。”一名工友紧紧地注视着王怡才的灵柩,禁不住失声痛哭。

    诚信叔侄永别第二故乡

    昨日凌晨3时,咸宁市殡仪馆追悼厅里,王余前的遗体安详地躺在玻璃棺中。棺旁围放着一圈翠绿的松柏,哀乐声中,亲人们扑到玻璃棺上,要看王余前最后一眼。200余平方米的告别厅里,恸哭声震颤人心。“我舍不得你,儿子也舍不得你!”看着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多年的心爱的人就要永远地离她而去,王余前的妻子汪细棉情绪激动,在现场几度昏厥。

    凌晨4时15分,王余前的两个儿子,一个捧着父亲的遗照,一个抱着父亲的骨灰,走上了回家的中巴车。“这是按照家乡的习俗,长辈先走,晚辈再走。”王有余告诉记者,亲人们会先将王余前的骨灰送回大冶,安置好后再返回咸宁护送王怡才回家。

    凌晨4时20分,王怡才的遗体也在亲人的不舍中被火化。“让我们送你回家!”昔日的挚友不远千里来了,曾经的合作伙伴来了,带着浓浓的哀思,他们来送王怡才回家。

    下午2时5分,12辆车组成车队,佩着白花,打着应急灯,王怡才的骨灰开始踏上返家的路途。

    灵车缓缓离开咸宁,在市区走得很慢很慢,“十几年了,一栋栋楼房,一条条马路,很多地方都留下他们劳作的汗水,也见证他们一直坚守的诚信,让他们多看看吧,此后再也看不到了。”妻子刘菊芬让孩子把父亲的遗像靠近车窗,泪水涟涟。

    三千群众自发迎英魂

    “‘诚信叔侄’我们接你回家!”“‘诚信叔侄’义举让我们感到诚信的可贵!”……昨日中午1时,数千名父老乡亲胸戴白花,拉着十几幅白字横幅,在保安镇入口处的马路两侧等候。

    下午3时50分,车队刚刚到达保安镇入口处的三元路路口时,人群中响起了“向诚信叔侄致敬、向诚信叔侄学习”的声音。这一刻,王怡才的妻子刘菊芬望着丈夫的遗像,再次泪流满面。“家乡人民不会忘记诚信叔侄,你们也要保重身体。”不少年长的乡亲流着泪,向王怡才的亲人问候。一条不到500米的街巷,车队足足走了15分钟。

    迎接的人群中,有一群年少的学生,他们是来自大冶三中的300余名初一学生。“这是一堂深刻的诚信教育课。”今年13岁,初一(一)班的刘伟琪同学告诉记者。

    保安镇党委副书记许加斌介绍,一大早乡亲们就自发聚集在镇上,准备迎接让他们骄傲和敬佩的“诚信叔侄”。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提前到达现场维持秩序。王怡才回家的车队到来时,聚集迎接的各界人士在3000人以上。

    点燃鞭炮,炸响焰火。昨日下午4时22分,王怡才在亲人的护送下,沿着曾经无数次走过的乡村小道,回到了家乡龙安山湾。

    工友还要跟着王家人干

    跟着王怡才做了七八年事的刘保国,这些时候一直守候着王余前王怡才叔侄俩,昨日他也一路护送两名好乡亲回家。“没有他,我这两层小楼不知何时能建起来。”昨日下午,刘保国站在自家房前动情地对记者说。

    8年前,刘保国和妻子带着孩子在家守着几亩薄田,住着破败不堪的平房,艰难度日。王怡才看在眼里,主动将他带到咸宁做工,几年下来,刘保国就小有积蓄。“2006年,听说我想做房子,他二话没说,就借给我2.8万元。借钱后,王怡才一直没提还钱的事,直到去年我才要求他从我的工钱里边减,这样才还了钱。”说着说着,刘保国落下了眼泪。“今天领到工钱后,内心里非常激动,也非常难过!”工友王怡群说,5年前,他在老家务农,由于没有其他门路,收入十分有限,家庭开支总是入不敷出。2005年春节后,王怡才听说他的情况后,邀约他到咸宁做工。5年来,王怡才从没有欠他一分钱。这次王怡才与叔叔不幸去世后,他本没有想拿工钱,可王有余与侄子王英志却在亲人未安葬前,就把工钱全部予以发放完,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只要是王家人继续做工程,我们还是要跟着干!”昨日,刘保国和众民工告诉记者,跟着王家人做事不吃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快递实名制效果待考量


2015-10-25 20:30:03

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虚拟信用卡


网络 2014-03-23 22:00: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