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一些水果批发市场出现了卖方在装苹果纸箱的夹层中灌入水泥的做法。经媒体曝光之后,部分市场实行起卖苹果“实名制”的做法,苹果纸箱灌水泥的造假现象得到遏制。 说实话,去掉水泥纸箱,给苹果一张&ldquo
日前,北京一些水果批发市场出现了卖方在装苹果纸箱的夹层中灌入水泥的做法。经媒体曝光之后,部分市场实行起卖苹果“实名制”的做法,苹果纸箱灌水泥的造假现象得到遏制。
说实话,去掉水泥纸箱,给苹果一张“身份证”,就好似射入屁股的箭,拿剪刀剪去外面的箭杆,还贴上了一张创可贴,那痛在心里,却掩过了外人的关注。换了包装,增加了重量,却并没有带来价格的上涨,按照以前的说法“只按成本价走货,就挣箱子钱”,那么一趟生意下来,估计赔得只剩裤衩了。
不可否认,用水泥箱子装苹果,用重量换差价的利润,是一种不诚信的商业行为。倘若,作为个别,或为数不多商贩的行为,对其经营的诚信的确应该予以谴责。然而,俨然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潜规则,从水泥纸箱的制造,再到销售、使用一条龙造假,这也许已然超出了本身的诚信问题。
在商言商,合理的利润空间才是其遵循诚信原则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让人去赔本讲诚信,既是不现实也是不道德的。回头看看苹果,从树上下来每斤2.8元,经过运输、检疫、入市便成了每斤3.2元,这个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逼仄的空间,的确利润甚微,而水果又属易损食品,销售滞后,其损失只怕会更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者从运输到入市,基本的成本与层层的收费,增加了销售成本,二者同行间恶性的市场竞争打压了利润空间,从而形成了市场销售的惯性,没有了利润,只得向造假来索取。
这个惯性就象射入了苹果商屁股的箭,若不连根拔出,保持其合理的利润空间,恐怕让其讲诚信,只能是奢望。所以,苹果“实名制”,难掩诚信基础缺失。对此,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另一面要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打击市场恶性竞争。否则,苹果“实名制”还会成为其它短斤缺两、以次充好伎俩的“新马甲”。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