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创新铸就含金量 诚信打造影响力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2011-01-10 14:30:36

在信息化时代,要想被人记住,或者被人识别,就必须有品牌;品牌影响大,别人就容易记住或识别。产品如此,服务如此;企业如此,个人如此。   为了扩大影响力,使出浑身解数,策划、包装,搏出位、换出名。企业如此,个人如此。似乎不策划无品牌、不

  在信息化时代,要想被人记住,或者被人识别,就必须有品牌;品牌影响大,别人就容易记住或识别。产品如此,服务如此;企业如此,个人如此。

  为了扩大影响力,使出浑身解数,策划、包装,搏出位、换出名。企业如此,个人如此。似乎不策划无品牌、不包装不出名。是谁把大众导入这个怪圈?大众要反思、大师应反省。

  一掷千金(亿元)当标王,秦池是也;一脱成名,影星是也;一骂出名,流氓是也;自爆隐私或挖人隐私,不良之徒借机走红是也……凡此种种,皆正人君子所不为也。故其影响也如昙花一现。

  以上种种,皆易识破,不足为虑也。然则部分前期靠努力成名者,因被花环簇拥、因被掌声包围,名声大振却后继无力者,又不想退出历史舞台、或放弃既得利益者,若想保持地位、荣誉,却不肯继续努力者,往往又有想借机发财者,对其重新包装、或第二次开发。此时此刻,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者,往往任人摆布,只要口袋钞票见长就行。

  君不见,机场、港口、书店,装帧越来越美、图片越来越多、见解越来越少、自我重复越来越多的大师书籍,陈列是越来越多,销量却越来越少。据有关人士透露,自我包销的书籍如果送人送不了,最后只好当废品卖了。是故,我本人一直拒绝包装、拒绝出书,虽然找我包装的机构不少、虽然鼓动我出书的朋友不少。互联网如此发达,我的文章均已上网,喜欢上网去看就是了,自认为好文章,下载收藏就是了,何必浪费纸张?

  不知从何时开始,培训师出书成了时髦。出书也成了策划、包装的第一首选。当今时代,除了那些学术研究书籍、那些能够传之久远的精神食粮可以出书,应该出书之外,其它见解一般或者文章早就网上发布并且被到处转载,我劝大家还是节省一点纸张好。出不出名、能不能出名,关键在你有没有创新、有没有思想,还要看你有没有社会责任。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你有没有打造好个人的品牌。

  不少十年前就功成名就的大师,他们靠自身的努力,出版了一部或两部有影响力的著作。他们也靠这一、二部书赚得盆满钵满。可是你看他们之中的大多数,现在有几个不被读者骂?不被听众鄙视?老革命家们打天下后,自我告诫说:“躺在功劳薄上睡觉是不行的。”可是现在有些个大师那才真是躺在功劳薄上睡觉啊:后面出的书不是自己抄自己的(以前的观点变几个事例或调整一下段落顺序而已),就抄别人的,或者干脆雇佣几个后生者(反正现在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有的是),在网络上广收博览,复制、剪贴,大师最后定稿作序。我也知道有的人也并非愿意这样,可是包装的机构不干,或者原先的单位不干,你不出书,怎样保持影响力?你不出书,我们用什么宣传你?你出名了,每年不出本书,打上我们单位的名字,列入科研成果,怎么说得过去呀?但我始终相信《一个行业真正有用的书就那么几本》(张国祥老师一篇文章的题目)。

  呜呼哀哉,大师也难!成名难,保持名声更难!

  我所说的大师,其中不乏是我的偶像、曾经的偶像,有的仍然是,有的已经不是,有的成了我也鄙视的人;特别是那个为了赚钱,连屁也说成香的人!

  以前在企业做咨询,不少人问我什么是品牌。我随口回答:就是产品或服务在大众心中的影响力。他们很认可。现在看来,我还觉得不准确。因为组织、个人也有品牌,也注重品牌。所以我想补充修改如下:

  品牌是组织、个人或产品、服务在大众心中的积极影响力。我特别要强调“积极”二字。那些个出丑卖乖、不顾廉耻的炒作不是正面影响,而是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不能帮助品牌,而只能破坏品牌。

  因此,在这一点上,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成功,完全可以看他的影响力、看他是否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和品牌维护。

  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建立品牌容易,但长期维护品牌难。三聚氰氨事件就是最好的注释,某些个大师在五一二地震中的诈捐行为也给出了最好的说明,还有那些个泡沫名人为了银子大言不惭说假话的丑恶表演: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晚节不保看来是名人的最大悲哀!

  不过话又说回来,建立品牌可以讲是聚沙成塔,需要经年累月,细心呵护,而破坏品牌,也许只需要一个虚假广告甚至是说一句假话,就能让你身败名裂、轰然倒塌!

  广告可以宣传品牌,但绝不能成就品牌;包装可以推广品牌,却也有可能包死品牌。保持品牌影响力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持续创新、永远诚信。

  创新铸就含金量,诚信打造影响力。产品如此,服务如此;企业如此,个人如此。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此文为作者自勉,也与朋友共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印度萨蒂扬


互联网 2016-11-28 07:44:10

面包新语陷过期原料门


网络 2014-06-17 23:04:39

[2014央视315晚会]洗不净的尼康D600


网络 2014-03-15 21:09:3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