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家电延保服务有四大陷阱

来源:湛江晚报 2010-12-26 11:44:05

今年以来,市消委会接到多宗消费者购买家电延保服务时落入商家消费陷阱的投诉。经调查发现,出于对利益的追逐,一些商家在销售延保产品和提供延保服务时,往往通过偷换概念、误导宣传等手法,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消委会发出今年第4号消费警示,

   今年以来,市消委会接到多宗消费者购买家电延保服务时落入商家消费陷阱的投诉。经调查发现,出于对利益的追逐,一些商家在销售延保产品和提供延保服务时,往往通过偷换概念、误导宣传等手法,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消委会发出今年第4号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买家电延保时,慎防陷阱。
    陷阱一  偷换概念,宣称延保等同“三包”。

    个案:消费者陈某购买电冰箱时,听信商家推介购买延保可延长“三包”期,便花了260元购买了两年期延保服务。冰箱刚过“三包”期就出现问题,维修两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于是提出换机。但商家称不能换机,延保只是免费维修。

    陷阱二  设定维修范围,维修照样付费

    个案:消费者李某投诉称,她去年购买了一台吸尘机,“三包”期刚过便发现外壳出现裂痕,要求商家更换外壳,商家却称外壳不在延保服务内。李某质疑:商家在推销延保服务时,宣称是整机延长免费保修,为什么外壳更换维修要收费呢?

    陷阱三  技术不过关,修不好推给厂家。

    个案:消费者黄某投诉称,她家里过“三包”期的抽油烟机前不久发生故障,抽不了油烟,尚在延保服务期内,于是他给延保维修部门打电话,要求维修。维修人员来到后没能维修好,让消费者找厂家售后维修;同时,通知消费者要先垫上维修费和上门费,再凭票据到他们这里报销,给消费者增加了麻烦。

    陷阱四:配件缺乏不能维修,退钱了事。

    个案:消费者吴某购买电视机时,在销售人员推荐下购买了两年的延保服务。今年上半年电视机出现故障,由于在延保期间内,于是向商家申请维修。可商家却称该型号的电视机厂家已不再生产了,厂家无法提供配件及维修,只能退回延保费256元,解除合约。吴某认为商家做法是愚弄消费者。

    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延保服务前,要细读了解清楚延保服务合约的相关条款及内容,尽量选择诚信度好、有实力,依规守法的商家购买,以防步入不良商家设下的陷阱。购买后,要保留相关票据及合约,一旦发现权益受损,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消委会提醒:由于延保服务还没有相关的法规来规范,市场还比较混乱,且服务合约一般都由商家单方拟定。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延保服务的监管,规范商家延保服务的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号后4位泄露或被盗刷


网络 2014-01-23 13:42:22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常用伎俩


网络 2014-01-15 17:4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