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时节,“灌香肠”一直是我县市民的传统食品,因此,大街小巷的“香肠加工店”如雨后春笋,相继开张。然而香肠加工店的兴起,也暴露出一些不诚信的行业“猫腻”。
好处:加工香肠让市民很方便
以往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灌香肠,称肉,买作料,灌,烘干……一套程序下来确实很花时间和精力。随着如今加工店的兴起,大多市民选择了去加工店“灌香肠”。
“自己灌香肠,确实很麻烦。”家住新城中吉小区的黄婆婆说,如今搬进新城,住进楼房,灌香肠烘香肠都很不方便,很多市民选择到加工点“灌香肠”。
记者走访发现,县城的香肠加工店里都站了不少顾客,一片红火忙碌的景象。
据悉,大多市民选择自己称肉加工。“灌香肠就是担心肉的质量不好,所以我们自己称肉去加工。”市民王先生道出了大多数居民的想法。
担忧:加工中存在短斤少两现象
近日,张女士给记者爆料,称中吉街一香肠加工店老板不耿直,存在“吃回扣”的现象。张女士于12月9日,买了35斤肉去灌香肠,张女士一直在加工店看着工人们完成的,细心的张女士数了灌好的香肠节数,其中15斤重的肉有47节,25斤重的肉有62节。担心自己记性不好,张女士还特意输进了手机备忘录。
可是过了几天,张女士去取烘干的香肠,为了便于收藏,要求打真空装包,等装好后,张女士发现,居然少了8节香肠。
“少个一两节还情有可原,譬如说,中途爆肠这些,可是一下子少了8节,这明显存在‘猫腻’嘛。”张女士很不理解,她说,八节香肠论市价也值50元左右,确实损失不少,她当场和老板理论起来,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最后老板答应补两节,张女士不愿意,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建议: 找口碑好的加工店灌香肠
有市民告诉记者,不少家庭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总是把肉称去交给加工店就走了,等香肠干了再取回来,连起码的“监管”都没得,这完全靠老板的“良心”去作业。
“我家灌香肠,就是把肉交给加工店了事,提烘干的回来”,家住新城凤凰城的彭女士说,如果老板不耿直,“克扣几斤肉”我们还是不晓得。
“其实大多数加工店还是很讲诚信的。”市民红女士说,她家灌香肠长期就是那一家,都成老熟人了,商家很耿直,每次都开发票,发票上注明香肠节数,当面清点无误后才拿走,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我觉得,市民加工香肠一定要多留心眼。”颇有经验的潘女士提醒市民,灌香肠除了自己多长心眼外,还是尽量找口碑好的,诚信度高的加工店,免得“受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