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通过有效的组织推动、广泛的宣传教育、系统的金融支农创新、扎实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政府推动、人行引导、金融机构和“三农”积极参与的“农户+征信+信贷”模式,成功引导金
近年来,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通过有效的组织推动、广泛的宣传教育、系统的金融支农创新、扎实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政府推动、人行引导、金融机构和“三农”积极参与的“农户+征信+信贷”模式,成功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
主要做法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多方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架构。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专门向市政府有关领导作了书面汇报,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金华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市府秘书长和人行金华中心支行行长为副组长、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银监局、各涉农金融机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金华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其次,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2010年,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在山坞村举行了“义乌市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暨金融服务下乡活动”现场大会。磐安县信用联社在尚湖镇上溪滩村召开信用村(户)创建工作暨支农服务现场会,对全村90%农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70%农户被评定为信用户,收回逾期贷款7900元,成为了无不良贷款村。
再次,强化信息采集,推进信用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全市11家涉农金融机构,共计超过420个营业网点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采取深入实施信用联络制度,分别在每个村镇设立信用联络站,组建信用联络员队伍,开展信用管理和业务拓展工作。
与此同时,统一评价标准,完善科学农村信用评级体系。2009年,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出台《金华市农村信用评价暂行办法》,统一农户评价标准,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开发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建立、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方法体系。该办法明确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农户信息采集和信用评价小组,负责采集本村农户的信用信息,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案,并对农户信用进行评价。信用户评定以金融机构对农户资信评级为基础,按照“农户自愿、银行推荐、评价小组审核评定”的程序开展。
此外,运用评级结果,发挥信用引导信贷资金配置作用。推动农户信用评级结果与贷款审核相结合,引导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的农户、农村企业在贷款、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中金华市首次将“三农”贷款作为信贷投向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按当年新增额万分之零点五的标准,对金融机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房改造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等项目给予奖励。
取得的成效“农户+征信+信贷”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农村信用环境显著改善。一是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有效增强了农民的诚信意识,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截至三季度末,全市累计征集农户信用档案44.21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8.9万户。其中,已评定信用农户36.13万户,占征集农户总数的81.72%,比去年同期增加29.59万户。二是涉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三季度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1.3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金华分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8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信贷支持“三农”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农户贷款73.37亿元。涉农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帮助农户树立信用理念,形成“农户+征信+信贷”的业务模式。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新推出“新家园”安居贷款、“新居乐”等农房改造贷款品种,农房改造贷款余额达26.18亿元,共支持13369户信用农户进行了住房改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10万元以下资金需求的信用农户提供融资渠道,丰收小额贷款卡推行成效明显,全市共发行丰收小额贷款卡35216张,期末授信余额达15.7亿元;农业银行依托“金穗惠民卡”推出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累计发放惠农卡4万余张,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279笔、金额1.63亿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