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吉林省工商局对通化地区部分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食品质量抽样检测。抽检了14个食品经营单位,53个生产厂家生产的68个批次的食品中,21个产品不合格,合格率为69%。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标签、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氨基酸态氮、糖精钠、
9月中旬,吉林省工商局对通化地区部分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食品质量抽样检测。抽检了14个食品经营单位,53个生产厂家生产的68个批次的食品中,21个产品不合格,合格率为69%。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标签、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氨基酸态氮、糖精钠、菌落总数、水分等项目上。
86%因标签不合格
在不合格的21个产品中,18个产品为标签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样品的86%;3个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和3个产品的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项目不合格,各占不合格样品的14%。1个产品的糖精钠、1个产品的菌落总数和1个产品的水分项目不合格,各占不合格样品的约5%。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标签标示不准确,容易误导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
勾兑酱油现身市场
检测结果显示,辽宁省铁岭市银龙调味品厂2010年7月1日生产的258克/袋装的“一元豆宝酱”、白城市铭人居味业食品有限公司2010年1月3日生产的1.75L/桶“狮帝酱油”以及2009年12月19日生产的350ml/袋“一品鲜酱油”、2010年2月5日沈阳市三合居调味品厂生产的1.75L/桶的“北京酱油”,存在标签、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等不合格现象。
相关负责人表示,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氨基酸态氮是产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两项指标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该产品发酵不完全或产品未发酵,多为勾兑生产的调味品。
使用过量“糖精钠”危害健康
在哈尔滨锦绣世纪食品有限公司2010年3月15日生产的“佳盈野山椒”230克/袋产品中,工作人员发现糖精钠使用量不合格。
“糖精钠是甜味剂的一种,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过量摄入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此之外,部分产品还存在菌落总数超标。据悉,不注意生产环境卫生或销售环境卫生致使细菌滋生将导致菌落总数超标。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