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信社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省、人才兴省”战略的具体行动,福建省泉州农信系统充分认识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成立了专门
主要的工作措施:
一、规范贷款操作流程,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各行社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联系,就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操作细节取得共识,并结合实际,按照“应贷尽贷、简化程序、方便群众、防范风险”的原则,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操作流程;二是根据生源属地与网点就近服务的原则,明确工作职责,及时组织信贷人员学习有关助学贷款的操作规则,熟悉业务操作流程,为资助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制度执行力。
二、及时搭建工作开展平台,确保贷款业务高效、有序办理。一是搭建沟通平台,各行社积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分工协作,指定市场拓展部专人与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接联络,及时排解贷款业务办理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共同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高效、有序的开展;二是搭建服务平台,至8月初,全市共有202个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覆盖全市所有的县(市)、镇、村。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宣传效果。一是通过悬挂宣传横幅、LED滚动屏幕等形式,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申请条件和贷款办理程序、贷款贴息负担办法与还款义务等,同时在联社的网站上发布,方便客户对办理程序及操作细节的了解;二是在各营业网点设置宣传咨询台,分发生源地助学贷款问答手册,公告经办人联系电话,同时积极做好与乡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沟通、宣传工作,将信息传递到所有困难家庭,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扩大社会宣传效果。
四、加强“阳光办贷”,构筑“绿色”通道。一是适当压缩其他贷款规模,优先满足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投放。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做到应贷尽贷;二是通过与村干部取得沟通,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本辖区困难学生人数以及有助学贷款需求的学生人数,做到心中有数,缩短调查时限,提高调查效率;三是根据新学期开学的临近,个别学生要远赴省外高校报到,办理贷款时间较为紧促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链条,提高办贷效率,各营业网点指定具体经办人员,对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及时给予办理手续,在贷款审批上执行特事特批、急事急办的限时服务;四是设置并公开咨询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阳光运行。
五、加强贷款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一是把好信贷准入关,坚持独立审贷原则,按相关贷款管理规定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做好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和签约发放工作;二是合理确定贷款金额,按照借款学生录取通知书等相关材料和申请借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情况确定贷款额度,且其最高额度不得超过相关政策或法规之规定。三是加强支付管理,在发放贷款时,应由借款人填写支付申请书,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及时划入经教育部门确认的高校指定账户。四是做好贷后跟踪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