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但我国的诚信社会建设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信用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本报记者专程奔赴湖南,探究国务院内刊所称信用建设“湖南模式”的奥秘。 率先实现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融合一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但我国的诚信社会建设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信用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本报记者专程奔赴湖南,探究国务院内刊所称信用建设“湖南模式”的奥秘。
率先实现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融合一体
“湖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于2004年末,其时省政府成立了以徐宪平副省长为组长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于是,湖南的信用体系建设拉开了序幕。”人行长沙中支行长周晓强向记者介绍说。
随后,湖南信用研究中心在湖南大学挂牌成立,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省政府先后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为信用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人行长沙中支深入调研提出思路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最终确定总体建设框架,即构建“三库一网一平台”为核心的湖南省信用信息系统。
所谓“三库”,包括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主要为信贷决策和信用交易服务;以工商部门“金信工程”为依托的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主要为核查企业真实身份、为政府部门监管信息共享提供服务;以公安部门为依托的公民基础信息数据库,主要为个人真实身份核查提供服务。“一网”即湖南信用网。“一平台”指以省政府外网平台为基础搭建的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人行长沙中支牵头和38个省级部门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信用信息的快速更新。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信用信息通过“一平台”向“三库”发送,实现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共享。
记者获悉,湖南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三库一网一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将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融为一体,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走出了一条起点高、投资少、见效快的道路。
2009年,省政府正式将信用信息报送和归集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内容。截至2009年末,人行在湖南已为26万户企业、3200万自然人、4万户中小企业以及450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工商部门为全省55万户企业和228万个体工商户建立了基础档案;公安部门建立了公民基本信息档案6900万户。
“三位一体”模式 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服务
人行长沙中支主管征信工作的副行长侯加林向记者介绍:湖南始终把中小企业看作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主体,为此湖南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三位一体”即“政府积极推动、银税合作建档、区域特色试点”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路子。
首先,全省各级政府在各项涉及中小企业工作中,全面应用中小企业信用产品,将中小企业信用报告和评级报告作为重要参考。
其次,为避免部分中小企业向税务和银行提供不同财务报表,人行长沙中心支行与湖南省地方税务局合作,将税务部门掌握的中小企业信息录入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从而形成了中小企业信息的银税共享机制。
第三,该省选择中小企业集中、配套设施完善、发展前景良好的县市区进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由此,宁乡经济开发区成为首个“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区”。另外,浏阳生物医药园采取企业互助协会融资的模式,建立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协会、企业四方“抱团增信、互助发展”的模式,有效缓解了涉农企业融资难题;岳阳汨罗以行业协会、会计咨询公司、资产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多方联手,致力于搭建“一会三公司”融资平台,服务于“三农”融资.……
建设首个“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示范园区”
来到位于长沙市西大门玉潭镇的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看到,方圆60平方公里的园区,宽阔的道路交错纵横,新建厂房鳞次栉比,企业生产一派繁忙。
同行的人行长沙中支征信管理处处长李海林告诉记者:2009年初,宁乡经济开发区与人行宁乡县支行协调园区企业与信用服务中介机构,与北京银行、长沙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开始全面的战略合作,在全国率先创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示范园区”。“示范园”先是对园区内所有规模工业企业进行产业普查,建立了完整的企业档案,然后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进而积极推进信用评级。为给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园区出资成立了信用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信用档案等相关征信业务。园区还建立奖惩机制,对在信用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同时,对信用建设存有问题的企业限时整改。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海波告诉记者,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该园区企业的贷款满足率由原来的约20%上升到近60%,园区企业新增贷款余额由去年同期近4.5亿元达到今年的13.5亿元,新增了9亿元,从而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园区内食品、机电、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迅速,引进项目160多个,建成投产企业80多家。2009年12月,园区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的正式批复,列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区”。
首次专门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定省级规范
记者了解到,三年前,湖南省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在政府机关、公用事业单位、行业组织、金融机构在开展相关业务过程中,都必须查询“湖南省信用信息系统”记录的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激励优惠或惩戒限制措施。这是全国首个由省级地方政府专门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问题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引起极大的社会震动。
在省政府号召下,全省各市州政府也积极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如湘潭市在六个领域率先扩大信用报告使用范围,衡阳市在公务员中积极推广使用信用产品,郴州市率先在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中使用信用报告等。长沙县在县政务大厅开设了征信服务窗口,在政府部门的评优、人大代表推选等活动中广泛使用信用报告,10名人大代表候选人因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被取消候选人资格,在当地引起了极大震撼。全省银行类金融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办理房贷时也已开始使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湖南省委这样深刻地揭示信用体系建设与湖南经济的关系:“全社会重视信用之日,就是湖南经济真正腾飞之时。”据人行长沙中支征信管理处李海林介绍,通过信用建档和银行查询,全省近三年累计有1900户过去未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248亿元。同时,信用市场逐步建立,社会大众的信用意识逐步加强,社会诚信氛围日渐浓厚,银行系统普遍反映借款人还款意识大大增强,经济运行环境也得到改善。
“为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我们将努力为每个有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完善信用档案,大力推进以行业信息共享、信用评估、分类管理和信用奖惩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信用制度建设,真正建立起高标准、较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长效机制。”周晓强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表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