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炒得火热的慈善晚宴于昨天在北京举行,据说邀请了不少中国富豪参加。 一场晚宴能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可见人们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发展有憧憬。事实上,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且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中国不仅对慈善具有巨大的需求,也有着十分广
一场被炒得火热的慈善晚宴于昨天在北京举行,据说邀请了不少中国富豪参加。
一场晚宴能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可见人们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发展有憧憬。事实上,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且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中国不仅对慈善具有巨大的需求,也有着十分广阔的潜在供给力量。一方面,中国需要慈善的受众依然庞大,这里面不仅包括360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2300万的城市贫困人口,还包括8000多万的残疾人,以及为数众多的孤寡老人、孤儿等。此外,中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每年受灾人口超过2亿人次。粗略估算,中国每年的慈善需求人口至少在一亿以上。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又使得中国居民的慈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富裕阶层的财富膨胀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发展和普通百姓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2008年中国的富裕家庭数量为160万个,并且富裕家庭数量将在未来5至7年内维持16%的增长速度,预计在2015年达到400万个家庭。在富裕家庭总量上,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日本、英国后的全球第四位。
不过,与一部分人腰包鼓起来的速度相比,中国的慈善事业显然要落后许多。应该澄清的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并不是因为公众缺乏慈善热情。据统计,2009年,全国公益慈善总规模接近1000亿元。而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过程中,广大民众也显示出极高的慈善热情。有关机构的调查表明,近些年中国消费者对慈善捐助的热情有明显提高,4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未来6个月内慷慨解囊,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然而,社会信用的不断缺失,已经成为我国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对“慈善”的定义是:“如果将时间与产品转移给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或组织,那么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慈善’或‘博爱’。” 按照该定义,慈善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点,就在于捐助者与被捐助者之间的信任,以及作为中介组织的慈善团体的信誉度。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慈善活动中的失信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慈善者方面,在一些“诈捐”事件的影响下,“为富不仁”、“别有用心”的不良评语满天飞;在被捐助者方面,装贫装病以博取公众同情的“骗捐”事件也偶有曝光;而由于慈善团体的操作不透明和部分贪污腐败个案的曝光,又导致了公众对于各类慈善团队的不信任。在这种氛围下,再加上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导致想捐的人也不敢捐,严重压抑了公众的慈善热情。
由此可见,要想加快中国由经济大国向慈善大国的转型,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慈善环境。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使捐助者得到应有的信任和激励。同时,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实行“阳光操作”,使所有的善款能够用到最需要救助的人群当中去。只有在充分信任的制度框架下,中国的慈善事业才能有真正的大发展。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