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是一种教育创新活动,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到课程体系、专业实习等无一不是开创性的、需要自我摸索。本文以人民大学为例谈谈专业建设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的信用管理专业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专业设置在财
在我国,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是一种教育创新活动,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到课程体系、专业实习等无一不是开创性的、需要自我摸索。本文以人民大学为例谈谈专业建设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的信用管理专业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专业设置在财政金融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信用管理专业本科生,是国内最早、唯一一所在全国范围内文理兼招的高校。
几年来,从招生情况看,社会很认可该专业,高考报名踊跃,生源均远远高于重点分数线,一般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重点中学的尖子学生。从就业情况看,2006年,来自于全国12个省市地区的23名第一批信用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除了保研、出国的部分学生外,其他均实现理想就业,进入各大银行、企业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就业率100%,专业就业率100%。
(一)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设计呈现两大体系:学科基础课体系、专业骨体系。总体指导思想是积极完善专学科础课、强化专业课,注重专业方法和实务的讲授,并尽量多开设财务分析课程,使专业课程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实际。
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两大模块:
——基础理论模块: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数理统计模块:统计学、时间序列、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
通过对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并且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长期积累的优势,培养学生对信用管理问题的描述和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和统计知识统一到金融理论框架中,使这些理论研究更加适应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要求。
专业课,分为五个模块:
——专业理论模块:信用管理学、信用风险管理与度量等;
——财务分析模块: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会计等;
——银行信用模块:银行信用管理、银行会计、银行卡业务通论等;
——企业信用模块:企业信用管理、投资经济学、应收账款管理、公司财务等;
——专业机构模块:征信与市场调查、资信评估、资产评估等。
信用管理专业课建设的特色是应用范围较宽,注重管理学和财务、风险技术手段的结合。以讲解授信业务活动规律为主线,涉及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专业信用机构的方方面面,不仅扎实了学生的理论功底,也提高了学生的实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二)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除要求经常组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外,还强调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要求学生在第一、第二学年结合课程学习完成一篇读书报告,第三学年撰写一篇学年论文。第四学年撰写一篇毕业论文。
通过论文写作与专业实习报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年级安排四周的社会调查和业务实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实习基地建设
信用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操作类专业,所以要着重强调专业实习,要求必须建立长期、固定的专业实习基地,由校内教师与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士共同指导。目前,人民大学的信用管理专业已经与二十余所专业机构与本专业签订了实习基地计划,包括中诚信、大公、中贸远大等著名业内机构。截至2006年12月,已经顺利实现了每个学期100%的学生到专业机构实习。学生直接参与了多个项目,实习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大中小城市,100%撰写了年度专业实习报告。现在人民大学信用管理专业正在与国际著名机构商谈,尝试设立海外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师资队伍建设
人民大学的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团队建设一直坚持“四结合”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相结合”,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周升业、朱毅峰、吴晶妹、关伟教授,陈忠阳和洪玫副教授等校内学者,林钧跃、李振宇、石庆焱、黎晓波、韩家平等信用专业机构的专家,以及 Everling、Henry Lee Chan等国外著名专业学者。
经过4年多时间的建设,人民大学的信用管理专业已形成了一支比较完整的师资团队,校内专职教师10人,外聘兼职教师11人。从师生比例来看,信用管理专业现有本科生100人,师生比达到1:10。在信用管理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到了90%,具有博士学位以及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80%,所有的老师都曾进修访问、在业内机构参加实践,平均年龄39岁,是一个年轻的、具有活力的教育团队。
(三)教材建设
人民大学的信用管理专业在校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围绕着教材建设开展了三项工作并取得具体成果:骨干教材建设的计划与实施、骨干课程教学基础配套建设的计划与实施、信用管理学案例库建设的计划与实施。
现已正式公开出版《信用管理学》、《资信评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等专业教材,出版的教材均已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课程题库。计划在第三批教改项目中,推出更好、更新、更活的教材和课件,促进教材、课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人民大学的信用管理专业还正在引进国外相关机构原版教材和海外信用管理专业课程学位教育、从业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以及国际上大型征信机构的业内培训教材,以使学生能够直接了解国际信用管理业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最新的信用分析及风险管理技术。
在此基础上建设了资信评估、征信管理、银行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案例库,并编辑出版了内容活泼、以案例和习题为主的辅助教材。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