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贷资产质量优良的成因及启示
来源:上.海.金.融.报
2010-09-20 10:21:40
温州信贷质量在后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显示了温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2007年开始,温州连续3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全国金融生态环境评定中评为一级城市。2009年7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08年338个城市(地区)信贷资产质量
温州信贷质量在后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显示了温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2007年开始,温州连续3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全国金融生态环境评定中评为一级城市。2009年7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08年338个城市(地区)信贷资产质量评定》,温州信贷质量居第一位
据来自温州银监分局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7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0.43%,比去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比2000年下降8.77个百分点,已连续10年呈下降趋势,继续成为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地级市,资产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银行的水平。
原因分析一是企业的机制和活力。温州的市场机制发育早,民营企业居多,由于产权明晰,企业经营动机明确,充满活力和激情。经过资本原始积累的磨练,经历"杭州武林广场火烧温州鞋"及"全面清理整顿假冒伪劣低压电器"等事件后,开始走上质量振兴、品牌立市之路,培养了按市场法则办事、诚信经营的良好素质,具备及时还款能力和意愿。
二是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注重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市民诚信意识增强。温州市政府实施"信用温州"建设战略,建立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主体的良好信用环境。温州市人大通过决议,将每年8月8日确定为温州"诚信日",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观念,并取得实效。
三是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银行业监管部门强化不良贷款监督管理。始终抓住不良贷款"双降"工作不放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温州市18个部门明确职责,联手治理金融债权"执行难",金融债权"执行难"综合治理机制的建立,使金融债权"执行难"问题得到缓解。
四是信用体系的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6月末,建档农户102万户、企业1.96万家,共评出信用村镇2672个,信用农户79万户。6月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5741万元,比年初减15641万元,不良率0.58%,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双降",连续十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五是金融机构的聚集。温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了金融聚集,并给予温州倾斜性的信贷政策和灵活的经营权限,使金融机构能够创新适合温州民营经济特色的信贷机制。据了解,温州是全国股份制银行最多的地级市,目前共有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七大类3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10年6月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274家,从业人员20000人。
六是抵押物保值增值。温州大多数贷款为抵押贷款,据估算抵押贷款占比约为60-70%,其中又以房产抵押为主。温州近年来房价的持续上涨,确保了抵押物能够保值增值,从而提高借款人的还款意愿。2002年,温州一级地段商品房均价为5935元/平方米,至2010年上半年,温州市区新房销售均价达24000元/平方米。
七是民间资金的补充。温州雄厚的民间资本提高了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能,一旦遇宏观调控,小企业往往是银根紧缩对象,民间借贷可以发挥承接的作用。同时,温州贷款短贷长用明显,企业发生暂时性的经营困难或者长期投资资金过度占用,也可以方便地借入民间资金,归还银行到期借款。温州充裕的民间资金、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并对银行贷款的偿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使其发挥了风险投资资本的作用,使一些宜采取直接融资方式融通资金的项目,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银行贷款的压力,弱化了对信贷的倒逼机制,增强了银行贷款的自主权。
借鉴和启示首先,银行应遵循市场化经营原则,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所在区域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和企业产权结构的制约,银行业机构作为社会信贷资源配置的主导者,有着主动性的选择权,即选择资信优、实力强、偿债能力高的对象。温州银行业机构主动、及时适应了实体经济中非公优势产业部门和潜在产业部门发展的需要,逐渐摆脱行政干预,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优化了金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进而有效提高了信贷资产的质量。
其次,政府和银监部门应为银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是银行业机构提高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支持银行业发展的最有效的政策是建设有序竞争的市场,而不是对银行的人事、机构和具体业务进行干预。政府和银行监管部门在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银行业经营行为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有利于银行业机构公平竞争和创新的外部环境,处理好加强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促进银行业机构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提高竞争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再次,改革和创新成为温州银行业持续和谐发展的不竭源泉。温州银行业机构优质的信贷资产质量,与各银行业机构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和方法、在信贷经营与风险控制上所做的大量细致、深入的改革、创新工作是密切相关的,温州银行业机构通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区域经济特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业务、新产品,这对提高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后,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托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没有信用保障的融资环境会严重制约银行信用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必须同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人民网西安
2016-04-20 15: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