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廊坊初步建成覆盖全市信用体系基本框架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0-09-13 12:53:41

今天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暨2010信用管理国际论坛上,廊坊市从200家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全国唯一“2010中国最佳信用环境城市”称号。这是继日前在“中国信用高峰论坛&rdq

    今天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暨2010信用管理国际论坛上,廊坊市从200家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全国唯一“2010中国最佳信用环境城市”称号。这是继日前在“中国信用高峰论坛”上荣膺全国唯一“中国信用共建特别贡献奖”之后,廊坊市信用体系建设获得的又一殊荣。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市民,如何选择职业道德优秀的医生、律师、导游?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如何选择有实力、讲诚信的合作企业?经过7年全力打造,廊坊市覆盖全市的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成为全国第四个拥有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监管平台的城市,市民、企业可随时登录监管平台对重点人群和企业信用进行查询。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是政务、商务、金融生态的基础。”廊坊市市长王爱民说,诚信缺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危害社会和谐,而“讲信用”是一个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廊坊市从2004年就在全市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连续7年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力推动“诚信廊坊”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时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部门多、技术难度大、运行过程复杂,在推进初期廊坊也曾走过弯路。众多企业迫切需要信用,全社会急切呼唤信用,各类信用信息却散落在工商、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和各类协会,同级机构之间协调都十分困难,靠社会和企业自主征集根无从下手。同时,众多信用信息涉及国家、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一旦泄露又会影响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安全。

    打造“诚信廊坊”,亟需政府强有力的协调和支持。只有政府集中经济“掌好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划好桨”,“诚信廊坊”这艘大船才能扬帆远航。为此,廊坊市确定了“政府搭台、政策励(利)导、市场运作、共赢发展”的建设思路,政府利用公信力牵头归集整理发布信用信息,健全和完善行政性、社会性、市场性惩戒机制,建立信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鼓励支持全社会使用信用产品等,廊坊信用体系建设打破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

    通过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用信息实现有机整合,廊坊市构建起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交换和共享的信用信息征集平台,在相关部门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同时,也实现了信用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打破了信用信息的采集、监管和使用的割裂状态,消除了信用信息的孤岛现象。截至目前,他们已征集各类信用信息500多万条,内容涵盖政府、企业和重点人群三大部分,其中失信信息70多万条。政府信用信息涵盖行政执法信用、政务公开信用、人员录用信用等8大类,企业信用信息涵盖12万多家企业(个体工商户),重点人群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导游等20大类重点人群。

 “让‘诚信廊坊’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关键在于运用好信用评价成果。”王爱民介绍,解决不好信用产品的应用,信用体系建设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运转起来也就会形成“梗阻”,“要通过信用体系建设让有信用的好企业在廊坊大发展,让不讲信用的企业在廊坊寸步难行”。从6月份开始,廊坊市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三大领域全面使用信用报告,信用产品应用逐步向更广领域拓展。

    “可别小看信用报告这5分,很多时候它能决定是哪家企业中标。”廊坊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主任张殿峰告诉笔者,在廊坊市政府采购中,信用报告AAA级的竞标企业可加5分,而很多时候政府采购评标时,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相差也超不过5分。市政府信用办于彦彬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主动申请了信用评定,涉及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工程等21个行业门类,36个招投标项目,10余家企业在申请信用评定过程中主动补缴了100多万元的税收欠款。

    随着覆盖全市的信用体系基本框架的形成,廊坊市信用产品的应用逐步拓展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上游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更大动力,下游信用产品应用有了更大范围。7月份廊坊市下发的《涉税信息交换实施方案》,工商、发改、房管、财政、质监等15部门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涉税信息,是信用信息及时征集和信用体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又一次“试水”。

    过去新建房地产项目销售,统计工作主要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房地产企业不按期申报或少申报的情况时有发生,税务部门却无从知晓,容易形成偷税漏税。《涉税信息交换实施方案》实施后,房地产管理部门与税务机关将各自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房地产项目销售情况实时传输到税务部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仅廊坊市区就增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2266万元,同比增长了51%,有效堵塞了过去存在的税收漏洞。

    全国政协委员、有“中国信用提案第一人”之称的童石军,用“可行、佩服、感动”三个词评价廊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他说,廊坊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被誉为“廊坊模式”,对全国各地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当有二三十个廊坊这样的城市时,“羊群效应”就会凸显,信用经济就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