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调控的声音还尚存,“楼市调控终止论”却再起。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上海等银行对三套房贷开始放松。紧接着,银监会发布消息称建议京沪等地暂停第三套房贷。 随着楼市进入深度博弈期,政策是否出现松动已经开始备
二次调控的声音还尚存,“楼市调控终止论”却再起。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上海等银行对三套房贷开始放松。紧接着,银监会发布消息称建议京沪等地暂停第三套房贷。
随着楼市进入深度博弈期,政策是否出现松动已经开始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正处于楼市深度博弈期,各种利益群体发出的声音欲动摇楼市调控决心。
本市严守三套房放贷细则工作重心从房贷转向车贷
近日,据上海一家媒体报道,在新政影响下,楼市持续低迷,上海楼市调控细则至今未出,但上海部分银行改变此前“原则上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的做法,悄然 “开闸”第三套房贷。就在“银行放水冲击楼市新政”的新闻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焦点时,北京房地产市场也表现出了一种躁动。北京一家媒体日前刊登了这样一则评论。“鉴于此,如果在沪银行的以上做法被全国各大城市的银行效仿,并演化成全国一致的‘银行放水’的逻辑,则意味着,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房产新政’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将立即面临全面溃堤和夭折的危险,所谓史上最严新政很有可能成为‘史上最短’。 ”“本市银行严守三套房放贷细则。 ”昨日,记者致电本市多家银行客服部门,均得到上述答复。“从银行个人贷款部门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已经将工作重心从房贷转向了车贷或者个人小额贷款业务。并不是不愿意做房贷,但现在全行上下都不支持以发放房贷增收的做法,我们没必要铤而走险。 ”一银行信贷部人士表示。
谁在散播“调控见底论”?不排除开发商借机炒作
尽管“楼市调控终止论”在迅速传播,但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业内人士对此基本表现出质疑的态度。
虽然全国房价整体出现回落现象,但各个城市楼市动向不一。一线城市在楼市调控新政后,降价效果较为明显,出现“价跌量缩”迹象,一向坚挺的房价开始松动,一度“地王”频出的土地市场,上半年则连续出现流拍现象。
来自大连市的消息是:本市商品房价格开始出现松动。当前,本市有品牌开发商已经带头开始降价,在项目刚入市的时候就低价切入,这样可形成绝对价格优势,以后也可根据销售情况涨价,不至于出现后期降价引发退房潮。
某研究院资深分析师张化学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一部分开发商所积累的脂肪正在消减,过冬的干粮在逐渐消耗,然而却似乎还看不到调控的尾巴在哪里;同时,开发商或炒房者又不愿意降价出货,于是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言者终于坐不住了,楼市调控反对之声的分贝在逐渐加大。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企图扰乱广大民众的视听,蒙蔽作为楼市裁判的政府部门,最终使楼市调控半途而废。 ”
在很多专家看来,调控政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让房价下降,不能以此来衡量宏观调控是否成功。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一轮调控从政策出台到细节完善,至今才不到4个月时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果现在就说调控见底,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炒作,那么既得利益的人嫌疑就最大。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说,当前楼市被抄底,投资者和购房者就会纷纷登场,最大的受益者是开发商无疑。
“如果真是开发商利用调控‘中场休息’阶段炒作,他们就是为了给三季度大规模推盘做准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认为,调控已经影响了许多开发商的销售进度,原定于6、7月开盘的项目也纷纷“看看市场再说”,如果购房者持续观望,那么开发商依仗着冲击全年销售业绩的“金九银十”也就没什么希望了。“不排除是某些开发商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在大规模推盘和传统销售旺季来临前,炒作政策见底,促使购房者出手。”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