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楼市见底疑被开发商借机炒作

来源: 半岛晨报 2010-08-06 13:03:09

二次调控的声音还尚存,“楼市调控终止论”却再起。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上海等银行对三套房贷开始放松。紧接着,银监会发布消息称建议京沪等地暂停第三套房贷。   随着楼市进入深度博弈期,政策是否出现松动已经开始备

  二次调控的声音还尚存,“楼市调控终止论”却再起。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上海等银行对三套房贷开始放松。紧接着,银监会发布消息称建议京沪等地暂停第三套房贷。

  随着楼市进入深度博弈期,政策是否出现松动已经开始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正处于楼市深度博弈期,各种利益群体发出的声音欲动摇楼市调控决心。

  本市严守三套房放贷细则工作重心从房贷转向车贷

  近日,据上海一家媒体报道,在新政影响下,楼市持续低迷,上海楼市调控细则至今未出,但上海部分银行改变此前“原则上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的做法,悄然 “开闸”第三套房贷。就在“银行放水冲击楼市新政”的新闻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焦点时,北京房地产市场也表现出了一种躁动。北京一家媒体日前刊登了这样一则评论。“鉴于此,如果在沪银行的以上做法被全国各大城市的银行效仿,并演化成全国一致的‘银行放水’的逻辑,则意味着,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房产新政’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将立即面临全面溃堤和夭折的危险,所谓史上最严新政很有可能成为‘史上最短’。 ”“本市银行严守三套房放贷细则。 ”昨日,记者致电本市多家银行客服部门,均得到上述答复。“从银行个人贷款部门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已经将工作重心从房贷转向了车贷或者个人小额贷款业务。并不是不愿意做房贷,但现在全行上下都不支持以发放房贷增收的做法,我们没必要铤而走险。 ”一银行信贷部人士表示。

  谁在散播“调控见底论”?不排除开发商借机炒作

  尽管“楼市调控终止论”在迅速传播,但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业内人士对此基本表现出质疑的态度。

  虽然全国房价整体出现回落现象,但各个城市楼市动向不一。一线城市在楼市调控新政后,降价效果较为明显,出现“价跌量缩”迹象,一向坚挺的房价开始松动,一度“地王”频出的土地市场,上半年则连续出现流拍现象。

  来自大连市的消息是:本市商品房价格开始出现松动。当前,本市有品牌开发商已经带头开始降价,在项目刚入市的时候就低价切入,这样可形成绝对价格优势,以后也可根据销售情况涨价,不至于出现后期降价引发退房潮。

  某研究院资深分析师张化学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一部分开发商所积累的脂肪正在消减,过冬的干粮在逐渐消耗,然而却似乎还看不到调控的尾巴在哪里;同时,开发商或炒房者又不愿意降价出货,于是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言者终于坐不住了,楼市调控反对之声的分贝在逐渐加大。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企图扰乱广大民众的视听,蒙蔽作为楼市裁判的政府部门,最终使楼市调控半途而废。 ”

  在很多专家看来,调控政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让房价下降,不能以此来衡量宏观调控是否成功。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一轮调控从政策出台到细节完善,至今才不到4个月时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果现在就说调控见底,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炒作,那么既得利益的人嫌疑就最大。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说,当前楼市被抄底,投资者和购房者就会纷纷登场,最大的受益者是开发商无疑。

  “如果真是开发商利用调控‘中场休息’阶段炒作,他们就是为了给三季度大规模推盘做准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认为,调控已经影响了许多开发商的销售进度,原定于6、7月开盘的项目也纷纷“看看市场再说”,如果购房者持续观望,那么开发商依仗着冲击全年销售业绩的“金九银十”也就没什么希望了。“不排除是某些开发商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在大规模推盘和传统销售旺季来临前,炒作政策见底,促使购房者出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商业核心地铁物业 银海•尚御向幸福"冲锋"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3:15

版筑·后街周日推售200余间商铺 最低首付9.8万起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7-27 17:07:57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遗失房产证 土地证 补办需要七个月


云南信息报 2011-01-24 16:51:58

经典双城西市"城中村"改造排头兵


都市时报 2010-06-30 00:50:25

天津二手房惊现倒挂 六大二手房区pk新房


新浪天津房产 2010-06-30 00:55:40

深圳小户型领军前海楼市率先“反弹”


深圳特区报 2008-11-28 13:03:02

68%网友认为南京楼市并未回暖 小阳春是短暂


焦点南京房地产网 2008-11-19 13:16:4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