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Linux打假 诚信的丧失

来源:新浪博客 2010-08-05 11:07:38

为什么说,诚信的丧失导致Linux造假泛滥?根据何在?   8月3日,美国《Linux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Cliff Miller先生(中文名“柯栗富”、笔名“老柯”)在新浪科技博客上发

  为什么说,诚信的丧失导致Linux造假泛滥?根据何在?

  8月3日,美国《Linux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Cliff Miller先生(中文名“柯栗富”、笔名“老柯”)在新浪科技博客上发表文章,题为“为什么Linux能够取得成功?”,值得我们一读。他说:“对于Linux基金会和我来说,Linux是不分国界的。”

  记得,Cliff先生在1999年出版一本名著“The Linux Revolution”(《Linux的革命》),此书对世人的影响很深。次年,美国Chris DiBona出版的“The Voice from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就有了中译本“开源革命之声”(洪峰等译,电力出版社)。记得,在1998年8月,洪峰首次将“Open Source”意译为“开源软件“,我就当面对他表示这种译法有点不妥,因为,“Open Source”是一种软件传播模式,而不是一种软件类别名称。后来,特别是近年来,“开源软件”在中国就走上了一条“歪道”,“Open Source”被曲解(或混同于)为“开放源代码软件”,取代了“自由软件”(我国台湾地区根本不用“开源软件“这种称谓),由此,滋生出各种“拿来主义”,特别是“胡拿主义”。

  大家知道,开源程序不单纯是“源代码开放的软件‘(见OSI的“开源定义”),普遍具有P(A,L)版权结构,阅读研究可以,随意“拿来”不行。面对P(A,L)保护下的源代码文件,恣意胡乱窃取,就会逐渐失去(或丧失)人的诚信(Honesty),导致诚信危机。

  记得,大约在2008年年初,红旗2000两位领导人(胡才勇、金友兵)在中国开源软件(OSS)推进联盟陆主席办公室汇报工作,陆主席曾向他们郑重指出(当时,我也在场),RedOffice应当改名为“Red OenOffice”,这样才较为妥当(符合OOo衍生品的命名规矩),但是,他们并没有听进去。现在看来,红旗2000搞出“国产”办公套件RedOffice缺失了作为研发、管理人员的诚信。但是,今年6月29日,陆主席在《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上,怎么又说RedOffice没有“造假”,我就不知道了。

  这次Linux打假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在软件界恢复人的基本诚信(诚实)。国家的钱,来之不易。遵守P(A,L)规则,搞一套Linux发行版并不十分困难(比如:Mint发行版),不必向国家伸手要那么多钱。你看,昨天大MeeGo的“车载版”(for IVI (In-Vehicle Infotainment))1.0发布了,完全遵守GPL规则,我们拿来用不就得了,何必冠以(认定为)“国产”,丢人大显眼(没有诚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