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听多了,慢慢地很多人有意无意间会模糊这句话的本意,连一些不年轻的人也老脸皮厚地没等“上帝”开口,就抢先原谅了自己的过错,更有甚者还死不认错。那样的人,就算
“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听多了,慢慢地很多人有意无意间会模糊这句话的本意,连一些不年轻的人也老脸皮厚地没等“上帝”开口,就抢先原谅了自己的过错,更有甚者还死不认错。那样的人,就算是著作等身、家财万贯,在做人方面也很不成功,不值得复制、模仿。
而15岁的学生,即便已经可以打份暑假工挣点辛苦钱了,他在成人眼里也还是个孩子,在法律上都只能算是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这样的年轻人如果因为无心之失犯上那么一点小小的错误,不用等上帝原谅,法律都会有所宽宥——避免让他承担超过他这个年纪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给他时间与机会成长、成熟。
但是,15岁的少年唐祥武,却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小,犯的错误纯属无心,造成的损失也超出了个人实际赔付能力等任何上帝与法律都可以原谅的借口来掩过饰非。他的电动车划坏了别人的小汽车,彼时,“没有一个人看见,也没有摄像头”,不负责任地逃之夭夭都已经为人习以为常了,可唐祥武却用聪明的方式做了件“傻事”:为了不耽误客人点的中餐,他给车主留下一张“请罪条”,主动要求赔偿。唐祥武的“傻”让人看到了他的诚实,也赢得了车主的谅解,800元的损失只收他200元就可以了事。然而,唐祥武再次冒出了“傻”劲儿:坚持只肯“让步”到再赔200元,唐祥武“傻”得有些固执,尽管他一个月辛苦跑腿送餐也只能赚1000多元。
唐祥武当然不是真的傻,他只是比“聪明”的人儿更明是非,懂道理,他说:“撞车,是行为的错误;要是我跑了,就是品质的错误了。”本来只犯了一个错误,如果再用犯另一个错误的办法去掩饰、逃避,就不仅是将一个错误增加为两个错误,更让错误的性质变得恶劣。能明白这样的道理,谁有资格说唐祥武傻呢?
《礼记·曲礼上》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中庸》上还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唐祥武或者并未读过上面的话,但他的行为无意中暗合了传统礼法中倡导的行为规范,搁在古代,称得上是君子,放到今天,也堪称明礼诚信的道德模范。
唐祥武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再用《礼记·大学》里的话来解释,就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通俗点说,唐祥武是因为内心的诚实才表现出了外在的独立自持与勇于担当的做人品质。
因此,当我们为某些成功人士毫无诚信、比拼无耻而嗟叹时,唐祥武真实而朴素的行为,让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光辉再现,更是未来的希望——诚信有担当的品质,理应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湖湘文化奔流不息的核心动力。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