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有车有房有贷 三口之家咋理财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2010-07-26 15:48:23

有车有房有贷 三口之家咋理财   张先生今年33岁,在一家外企工作,是市场部门经理,月收入有8000元。张太太32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也是一个小部门的领导,月收入有7000元。去年8月刚刚有了一个孩子,马上儿子就要1岁了。经过几年

 有车有房有贷 三口之家咋理财

  张先生今年33岁,在一家外企工作,是市场部门经理,月收入有8000元。张太太32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也是一个小部门的领导,月收入有7000元。去年8月刚刚有了一个孩子,马上儿子就要1岁了。经过几年的奋斗,张先生一家既买了房子,也买了车子,不过还有一定的房贷。按照杭城中产阶层的标准,张先生一家可以说是已经步入了中产阶层。有车有房有贷款,这样的三口之家该如何打理自己的财富呢?本期我们邀请第三方理财机构——天星理财的著名理财师何超来为张先生提供理财规划。

  中产阶层:职业?收入?资产?

  刘伟

  这几年,中产阶层一直是学术界、公众甚至官方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究竟何为中产阶层?哪些人属于中产阶层?是按照职业算,还是按照年收入算,再或是根据资产算?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至今没有几个人能够清楚定论。

  前一周,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该报告称,目前北京中产阶层约540万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超过40%。从收入状况来看,北京市统计局7月16日公布的2009年北京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37元,《报告》调查的中产阶层平均月收入为5923.18元,中产阶层家庭平均月收入为10007.96元(家庭人均月收入为3692.97元)。不仅如此,其中68.5%中产阶层还是“房奴”和“车奴”。

  此数字一经公布,就引起广泛争议:这个中产阶层的标准是否太低了。《报告》调查的中产阶层就业者平均月收入不到6000元,不大合乎人们对中产阶层的想象。报告解释说,中产阶层更多地是依据职业特征来定义的,中产阶层就是指从事现代兴起的专业工作的人员,或从事中小规模生产经营的企业家群体,他们拥有的经济、组织资源处于社会中间位置,因而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而成为中间阶层。

  《报告》指出,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中产阶层是以脑力劳动为职业,或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从事中小规模生产经营,拥有的经济、组织资源处于社会中间位置,而文化资源水平则处于优势位置的人。中产阶层是一个较为含混、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划分标准不一,但一般以收入为准。实际上,中产阶层约等于中等收入,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

  那么杭州的中产阶层应该是多少呢?以前也有人调查过,有人提出年收入至少都要30万元以上才可以算,这个标准显然有些高了。一些银行理财师这么认为,中产阶层家庭是30-40岁之间,有稳定的收入(按30岁来讲家庭月收入1-2万元)。有自己的一套或者两套住房,但大都是通过房贷的形式。职位大都已做到单位或企业的中层,已经有孩子或者将来打算要孩子的这类人群。

  在一般人看来,中产阶层也算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了,日子过得还算舒服,有自己的房子,比那些买不起房的强多了。可是,有谁知道中产阶层也是脆弱的一族,有着尴尬的一面:他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他们的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他们的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手停口就停式的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

  在去年的一份《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中,从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11万~20万元的人群幸福感最强。而在影响“守护家庭幸福”能力的因素中,“财商”是重要因素之一。专家提醒,追求财富是永无止境的,越是想去追求,就越得不到幸福。懂得积极健康、循序渐进的理财,才是幸福之道。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中产家庭成功理财,像富爸爸那样,早日走上财务自由的道路。

  从6月份开始,我们在理财版上推出了“理财一点通”栏目,主要就是针对当下流行的一些理财热点,请各个行业的理财专业人士对此进行剖析,更为注重的是对读者理财观念的更新。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了这个新栏目——理财一对一,则更多是从实战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些理财规划作为参考,让每一位有志于理财的中产人士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道路。

  如果你有什么理财方面的困惑,请拨打早报热线85055555,我们将尽心为你和你的家庭量身定做一份详实的理财方案。

  理财目标:

  1、五年内还清贷款

  2、三年内购买一辆15万元左右新车

  3、储备子女教育费用

  4、退休后有足够的养老费用

  家庭情况:

  张先生夫妻双方父母目前都健在,每年合计1万左右养老费用。房贷30万元,每月还4000元,基本用公积金和房租可以还。目前还剩贷款余额15万元。

  月收入约1.5万元/月(18万元/年)。每月家庭支出为5600元/月(包括:通讯费600元,生活开支1500元,日常消费1500元,小车开支2000元),此外还有每年保险费支出约1.1万元/年。

  家庭固定资产是家用小车1辆;房产2套(1套自用,房款已付清;1套集资房出租,月租金收入1900元)。

  金融资产为储蓄5万元,股票3万元,基金2万元。据了解,张先生夫妻两人都有社会保险,单位提供公费医疗,各有一份保额20万元寿险附加重疾险和20万元的意外险。由于投资股票有过大起大落,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容许50%以内的亏损。

  财务分析:

  张先生家庭属于标准意义上的满巢期中产家庭,双方父母健在,孩子1岁,夫妻双方收入不错,但是同时开支相对也较大,处于家庭理财需求最为旺盛的黄金期。针对这个家庭的一些财务数据,我们进行分析,并做出家庭财务收支表,细化各方面的需求。

  家庭年收入:年薪收入18万元;

  家庭年支出:生活开支总计6.72万元;

  赡养父母1万元;

  保险支出1.1万元;

  房屋按揭费用由于可用租金及公积金方式覆盖,暂时忽略不计。

  理财建议:

  经过计算家庭年净现金收入为9.18万元。因此单以个别财务目标来计算的话,那么第一个财务目标,也就是5年内还清贷款应该是可以轻松实现的。但是我们来研究一下是否有提前还贷的必要。首先,如果提前还贷,每月可以增加1900元的现金流入,不过个人公积金的利用率为0,以目前的房产政策来看,短期内投资购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不合理。其次,如果提前还贷,两年内的净现金流会受到较大影响,可支配收入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到其他财务目标的落实,如无明确大幅升息预期或者是房产套现的需求,不应选择提前还贷。最后,按揭并未增加家庭开支,暂时无需理会。

  当然了,目前张先生家庭的资产配置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首先,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不合理。无论是整个家庭还是个体,由于年轻,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收入会逐年增加,因此抗风险的能力是相对比较强的。以目前的配置来讲,股票配置30%,基金20%,现金储蓄50%,相对结构偏保守,当然这也与目前所拥有的总资产数量有关,考虑到前期由于购置房产费用支出较大,那么在未来的家庭净收入当中应该增加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降低储蓄率,增加股票、基金方面的投入。

  第二个财务目标是3年内购置15万左右的新车,这个财务目标相对比较容易实现。3年总现金流入将近30万元,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每年平均投资收益如果能达到10%,基本可以弥补旧车的折旧费用,也就是说补齐新车与老车之间的购置差价,即可实现旧车换新的目标。

  孩子的教育金计划,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复杂。首先是张先生要考虑用何种工具来实现财务目标,是以分红保险的方式还是以基金定投的方式。孩子目前只有1岁,笔者认为规划得更多的可能还是未来上大学,甚至出国的费用。那么,从现在开始,张先生夫妇就要选择一款时间周期比较匹配的产品,可以是定投指数型基金或者一些业绩优良的明星基金,因为长期趋势之下,股市必定是会上涨的,投入额可以较分红险少一些,投资期限越长,复利效果越佳,越能接近财务目标。当然了,孩子未来的选择会有很多,比如在国内读大学,到国外读大学,到国外本硕连读等。学费的增长率每个国家不同,根据不同的目标相应的理财规划也大相径庭,因此无法进行详细测算,建议张先生夫妇找到理财师获取具体建议。

  至于夫妻二人的养老计划,社保部分随着未来通胀的持续增加将变得越来越单薄,商业保险需要配置部分养老金计划的成分,同时,如果有可能也给自己增加基金的定投计划,并且是作为养老金计划的主力配置,以张先生夫妻目前的年龄来讲,还是非常适宜的,可以做20年左右的规划,如果以本公司惯常的8%-10%的年均收益率列出未来的现金收益预期,抵御通胀之外,将还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

  当然了,一切未来的所谓教育金、养老金规划都是建立在张先生夫妇二人都健康平安的前提下的。张先生夫妇二人收入能力相近,都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可是投入的商业保险部分实在太少,每人仅20万元的保额根本无法覆盖未来孩子求学和家庭预期支出。一旦发生意外身故或者失去劳动能力,那么家庭的总收入水平将会直接下降50%,忽略其他任何因素,20万仅仅只是偿付了其中一位两年的收入而已。那么两年之后,该当如何呢?因此我建议,张先生夫妻都应该直接提升自己的保额,增加每年保费投入,尤其是定期寿险这类消费型保险,费用相对比较便宜,应该将额度提升到100万甚至更高,这样一来,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也不会在经济上影响到家庭的生活品质、孩子未来求学的质量。无论是张先生一家也好,还是其他的中产阶层家庭,都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金融产品,让幸福快乐相伴一生!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