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调整对市场影响分析:评级上调≠超额收益机会
来源:申银万国
2010-07-20 19:58:29
结论和投资建议:尽管我国信用债及其评级市场起步晚,且信用评级市场公信力不足、投资者倚重内部评级,但信用评级调整对市场影响已显现。当前评级调整以上调居多,鲜有下调。评级上调对银行间和交易所影响路径不同。评级上调对短融、中票影响明显,对银行
结论和投资建议:尽管我国信用债及其评级市场起步晚,且信用评级市场公信力不足、投资者倚重内部评级,但信用评级调整对市场影响已显现。当前评级调整以上调居多,鲜有下调。评级上调对银行间和交易所影响路径不同。评级上调对短融、中票影响明显,对银行间企业债利好作用相对较弱。
交易所信用市场方面,债项评级上调对债券价格短期走势有正面推动作用,而获得市场长期认可存不确定性;主体评级上调或会给评级不变存量债带来短暂交易机会。
原因及逻辑: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恶性竞争较严重,存在评级机构迫于企业客户压力而上调其评级现象,导致评级调整以上调为主,鲜有下调状况。短融、中票信用产品较为标准化,流动性好,拥有市场公认的不同评级收益率参考标准,评级调整对短融、中票影响明显。银行间企业债由于评级上调催化剂可信程度、流动性等因素影响,评级上调利好作用相对较弱。交易所信用债市场,投机型投资者比重较大,债项评级调整易成为短期债券价格走势催化剂;而长期看,部分城投债等信用品种评级上调催化剂缺乏市场公信力,债项新评级市场认可度低,价值重估多由投资者群体改变、进入质押回购库等因素导致。
与大众有别的认识:信用评级调整是非市场公开信息公开化的过程,会对债券价格产生冲击。但我们认为,受评级上调催化剂、流动性、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评级上调并不一定带来超额收益机会。第一,评级上调催化剂并不完全可信,市场对不同催化剂认可程度不同;第二,银行间企业债等品种投资者以配置型机构居多,市场流动性较差,评级上调超额收益机会被流动性溢价对冲;第三,在牛市环境下投资者较容易接受评级上调利好刺激,评级上调对债券价格起正面推动作用;在熊市环境下投资者对评级上调利好较不敏感。下半年受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影响,企业整体信用风险将增加,同时评级市场政府监管力度增大,信用评级上调数目将回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